第四章 国际经济环境
一、国际经济环境的概念
国际经济环境是企业走入国际市场的重要动因。本国经济环境、区域经济环境、全球经济环境、全球人口环境和国际金融环境构成了国际经济环境。对国际经济环境的理解有利于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的战略和执行策略的顺利实行。
二、中国经济环境与国际市场营销
1、中国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营销。中国的经济发展极大的扩大了中国企业和世界市场接触的层面,国际市场营销活动以贸易为主。
2、中国经济环境和“走出去”的政策。
(1)经受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贸易量下降,这使中国企业有动力进军海外市场。
(2)政府刺激经济的方案加快中国企业成为跨国公司的步伐。
(3)信贷增长促使政府鼓励企业进行海外投资。
三、区域经济环境
在国际营销管理的领域中,地缘是影响跨国营销活动的重要因素。了解区域经济环境是理解在某个经济区域内从事跨国营销的基础。世界银行在经济总量的统计上把经济区域分为阿拉伯地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欧洲地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中东和北非地区、北美地区、南亚地区、撒哈拉以南地区。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区域内各成员国互相取消贸易障碍,进行一定程度的合作与协作,以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与经济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分为六种基本模式:
1、区域性合作集团。是最基本的经济一体化合作模式。根据区域开发合作协议,各国政府共同参与开发对经济发展有利的基础设施建设。
2、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就降低或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达成协议,同时各成员国对区域外国家仍然实施各自的关税原则。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3、关税同盟。指成员国之间不仅享有自由贸易区的内部关税减免或免税待遇,并且成员国对同盟外进口产品采取统一的对外关税税率。
4、共同市场。共同市场协议取消了对共同市场内部贸易的所有关税及其他限制,实行共同对外关税,实现商品的自由流动,除此之外,还要实行资本、劳动力和技术在共同市场内的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形成区域内关税、贸易和市场的一体化。(1957年,罗马公约)。
5、经济联盟。是指成员国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经济和社会政策,并逐步取消各自政策方面的差异,在对外贸易、财政金融及其他领域里实现统一政策,形成区域经济实体。20世纪90年代,欧洲12国签署《马斯特里赫特公约》,欧共体正式成为欧盟。
6、完全经济一体化。是指形成经济联盟后,区域内各成员国在贸易、金融、财政和其他经济政策上实现完全一体化,更多的经济自主权开始让渡给一个超国家的中央管理机构,让该管理机构为成员国制定政策。
五、区域经济组织
1、欧洲经济共同体。1958年经由欧洲煤炭钢铁联盟创立国批准,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2、欧盟。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公约》生效,欧盟正式成立,1999年,货币联盟生效。通过了解欧盟的机构、经济与货币同盟和欧盟扩张可理解欧盟的区域经济环境。
3、北美自由贸易区。
(1)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于1994年1月1日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共同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确定成立。
(2)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4、东南亚国家联盟。
(1)东盟的发展。东盟(ASEAN)是亚洲首要的跨国贸易集团。成立于1967年,发表了《曼谷宣言》。
(2)东盟的宗旨。本着平等与合作的精神,共同努力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为建立一个繁荣、和平的东南亚国家共同体奠定基础,以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3)东盟的主要经济活动。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02年1月1日正式成立,2008年12月15日,《东盟宪章》正式生效。
5、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订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启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2004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简称《货物贸易协议》),2005年7月,该协议的核心内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降税计划”启动,协议进入正式实施阶段。《货物贸易协议》的核心是降税模式。
6、非洲联盟。非洲联盟成立于2002年。是非洲经济一体化形式上最庞大的组织。
(1)非洲经济一体化的现状。东南非共同市场是非洲地区成立最早的经济合作组织。
(2)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
(3)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一体化组织相比,非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大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特征为:
1)非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基本上没有发展成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自由贸易区;
2)大多数组织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关税同盟,也没有形成共同一致的对外关税;
3)就共同市场而言,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也没有制定共同的政策法规来规范、约束各国企业的行为;
4)成员国之间在方方面面仍然存在很大的意见分歧,远未实现在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社会政策等方面统一的构想。
六、全球经济的发展
经济学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GDP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七、全球贸易环境
全球贸易环境主要涉及国际贸易与经济的关系、贸易壁垒、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
1、国际贸易与经济的关系。国际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时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贸易由货物和服务的进口和出口构成。
2、贸易壁垒。贸易壁垒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关税是指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该国海关对进出口商品征收的税收。关税壁垒是一国提高关税以限制对外国商品进口的限制。非关税壁垒是政府实行的关税以外的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传统上使用最多的非关税壁垒为进口许可证制度和配额制度。
3、世界贸易组织。
(1)世界贸易组织的概况。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它是关贸总协定(GATT)的继承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全体成员方认识到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务的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充分保证就业、大幅度和稳定的增加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以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开发世界资源并加以充分利用,寻求对环境的保护和维护,并根据成员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自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措施。
(2)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世贸组织有5大基本原则:
1)非歧视贸易原则。由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组成。
2)自由贸易原则。旨在通过协议逐步的降低各国的贸易壁垒。
3)可预知性原则。WTO认为承诺不增加贸易壁垒和降低贸易壁垒一样重要,因为稳定的和可预知的经济环境更有利于鼓励投资、创造就业和促进消费。
4)促进公平贸易原则。各国不应采用不公平的贸易手段进行竞争,如不应用倾销和补贴方式出口商品。
5)鼓励发展和经济改革原则。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于1945年12月,1947年成为联合国专门的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目标是:促进国际间金融和货币领域的合作;维护国际间的汇率秩序,协助成员国之间建立经常性多边支付体系,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便利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稳定国际汇兑,避免竞争性的货币贬值;消除妨碍世界贸易增长的外汇限制以及通过贷款调整成员国国际收支的暂时失调。
(2)世界银行。成立于1944年,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设立有两个独立机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开发协会。
八、全球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FDI)是指一国的企业或个人通过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或分公司,或通过购买、参与当地企业的股份,直接在海外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投资形式。
九、全球人口环境
人口总量、人口增长率、年龄结构等因素构成了全球人口环境。
十、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和构成
国际金融市场是指资金在国际间流动或金融产品在国际间买卖的场所。广义的国际金融市场是指在国际范围内进行资金融通、证券买卖和开展相关金融业务的场所,包括货币市场、外汇市场、证券市场、黄金市场和金融期货、期权市场等。狭义的国际金融市场仅指从事国际金融借贷和融资的市场。
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种类较多,按照资金融通期限的长短、可以分为国际货币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前者指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金融工具交易和资金融通市场,后者指期限超过一年的金融工具交易和资金融通市场;按照经营业务的种类划分,可分为资金市场、外汇市场、证券市场和黄金市场;按照金融资产交割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按交易对象所在区域和交易币种不同,可划分为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
十一、国际货币市场
国际货币市场主要是指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银行短期信贷、短期证券及票据贴现市场,包括商业银行、票据承兑行、贴现行、证券交易商和证券经纪人。
1、国际货币市场的构成。国际货币市场主要由短期信贷市场、短期贴现市场和贴现市场组成。
2、国际货币市场的作用。国际货币市场是国际短期金融资产进行交换的场所。
十二、国际资本市场
国际资本市场是指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融资市场,参与者有银行、公司、证券商及政府机构。资本市场的主要业务有两大类:一是银行贷款和证券交易,二是抵押贷款和租赁贷款及其他具有长期融资功能的业务。
国际资本市场的构成。
(1)信贷市场。信贷市场是政府机构和跨国银行向客户提供中长期资金融通的市场。政府贷款的基本特征是期限长(最长可达30年)、利率低(最低可为0),并附带一定的条件。
(2)证券市场。证券市场主要由债券业务构成,债券发行人可以是政府机构、国际组织,也可以是企业、公司或银行。
(2)国际资本市场的作用。国际资本市场是国际间进行长期融资的场所。国际资本市场有利于全球产出水平的提高。
十三、国际外汇市场
1、外汇的含义及种类。
(1)外汇的含义。外汇是国际汇兑的简称,有动态和静态两种含义;动态的外汇是指人们为清偿国际间债权和债务关系,将一种货币对换成另一种货币的行为。静态外汇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静态外汇泛指可以清偿对外债务的一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或债权,具体说来,外汇指:外国货币、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权、公司债券和股票)、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特别提款权和其他外汇资产。狭义的外汇泛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直接用于国际债权和债务关系清算的支付手段。
(2)外汇的种类。根据可否自由兑换,外汇分为自由外汇和记账外汇两类。根据贸易的来源不同,可划分为贸易外汇和非贸易外汇。根据外汇的交易日期不同,可划分为即期外汇和远期外汇。
2、外汇市场的产生、分类及特点。
(1)外汇市场的产生。在国际商品市场上从事商品和服务的买卖活动时,必须履行支付义务,因此要解决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问题,外汇市场即由此产生。
(2)外汇市场的分类。根据有无固定场所划分,可将外汇市场分为有形外汇市场和无形外汇市场。
(3)外汇市场的特点。
1)外汇市场交易的对象是货币可完成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
2)外汇市场是无形的交易市场
3)外汇市场昼夜24小时不间断交易。
4)外汇市场的构成。外汇市场的参与者构成了外汇市场,主要有外汇银行、外汇经纪人、中央银行和零售客户。伦敦是世界外汇交易的最大中心。
3、国际外汇市场的作用。
(1)便于国家间货币购买力的转移。
(2)促进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发展。
(3)便利国际间资金供需的调剂。
4、汇率及其波动风险。
(1)汇率及汇率制度。汇率是指外汇市场上各种货币之间的换算比率,又称汇价、外汇牌价或外汇行市。它具有双向表示的特点。汇率制度有两种基本类型: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
(2)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
1)贸易差额。
2)通货膨胀。
3)利率。
4)经济状况。
5)外汇管制。
6)重大国际事件。
7)心理因素。
(3)汇率风险。汇率风险又称为外汇风险。是指经济实体以外币计价的资产与负债,收入与支出,以及未来经营活动可望形成现金流的本币价值因相关货币汇率的波动而产生损益的可能性。汇率风险有三种:
1)会计风险。
2)交易风险。
3)经济风险。
(4)汇率风险的控制方法。
1)提前或拖延收付法。
2)调整价格法。
3)套期保值法。
5、国际金融环境及外汇环境对国际企业的影响
(1)对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2)对吸引国外企业前来投资的影响。
(3)对企业营销策略的影响。
(4)对企业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5)对企业生产决策的影响。
(6)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