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对外贸易(1)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外贸易的产生和建立
重点掌握内容:中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外贸易的发展
一、旧中国对外贸易的性质和特征
(一)性质——半殖民地
(二)主要特征
1、对外贸易被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控制和垄断
帝国主义列强于1843年取得了协定关税特权,1845年起又侵占了中国海关的行政管理权。至1913年,各通商口岸的外商增到处3805家,完全控制了中国 对外贸易以及外汇、金融、航运、保险、商检等有关事业。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也开办了各种垄断性的进出口贸易公司,垄断了丝、茶、桐油、猪鬃、钨、锑等重要物资的出口和钢铁、车辆、机器、粮食、原油等重要物资的进口,实际上是外国垄断资本在华的代理。
2、进出口商品结构完全适应帝国主义掠夺资源、倾销商品的需要
帝国主义国家凭借特权,一方面任意从中国廉价掠夺农副产品和矿产资源等原料,另方面又强行推销其制成品,主要是纺织品、煤油、香烟、酒、食品罐头、糖果、化妆品、尼龙丝袜等消费品和奢侈品。自1943年至1947年,每年进口的机器设备从没有超过进口总额10%。洋纱、洋布、洋油等洋货充斥中国市场,严重打击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例子:中国纺织之父----陈启源的南海纺织厂
3、贸易对象集中于少数帝国主义国家
主要集中于英、日、美、德、法、俄。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期间,英国在中国 对外贸易中占80%以上。一战后,日、美跃居第一和第二位。二战后,美国居垄断地位,中国从美国进口占进口总额的51.2%,向美国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7.2%。
4、对外贸易长期入超和不等价交换
中国 对外贸易自1877年自1949年的77年中,年年入超,总额达64亿美元。帝国主义肆意扩大中国进口制成品和出口原料之间的价格剪刀差,通过不等价交换,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人民。
二、中国 社会主义对外贸易萌芽
三、中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外贸易的产生
(一)中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外贸易产生的政治前提
政治前提——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建立。
公有制经济不能在私有制社会产生。例子:欧文的工厂。
(二)中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外贸易的建立
1、没收官僚资本对外贸易
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立夫兄弟)四大家族垄断的官僚资本对外贸易。
2、建立国有对外贸易
在原各解放区外贸企业的基础上建起由中央领导的国营外贸企业。1950年国营外贸进出口额占全国外贸进出口额66.88%,1952年上升到90%以上。
3、改造民族资本对外贸易
1950年私营进出口企业4600多家,经营额占全国外贸进出口额33.12%,通过“赎买”和1956年的公私合营,已基本上转变社会主义性质。
通过上述三方面,1957年国营对外贸易占全国外贸进出口额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