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关系(2)
第三节 中国同日本的经济贸易关系
一、中日经贸关系发展概况
(一)贸易关系
1、50年代 民间协定贸易 年最高贸易额 1.5亿美元
2、60年代 友好贸易和备忘录贸易 1969年贸易额6.29亿美元
3、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
年份 贸易总额(亿美元) 出口额(亿美元) 进口额(亿美元) 逆差(亿美元)
1972年 11亿
1982年 88.63
1983年 100
1991年 228
1994年 478.92
1999年 661.67
2000年 831.7
2002年 1019.05 484.37 534.68
2003年
从1994年起,日本已连续九年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到2002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的最大贸易伙伴。
(二)投资关系
1、 间接投资
日本是向中国提供政府贷款最多的国家。据日本时事社3月9日报道,日本2003年削减对华贷款,从2002年的1212亿日元削20%,为969亿日元,是继1989年以来首次跌破1千亿日元,中国从1999年以来的接受日本政府贷款最多的国家下降到第三位。(印度1200亿日元,印尼1046亿日元)
2、 直接投资
日本是中国吸收FDI(直接投资)的重要来源国之一。截止2001年底,日本向中国投资企业22370家,累计合同金额441亿美元,实际327亿美元,实际投资金额仅次于中国香港和美国,居第三位。但是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占其全部对外直接投资的比例仍然很小,1999年、2000年、2001年分别仅为1.1%、2%、4.6%。
二、中日经贸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关于中日贸易不平衡问题
年份 96 97 98 99 00 01 02 2003(1-9)
出口 308.9 318.4 296.6 324.1 416.5 449.4 484.3 421.6
进口 291.8 289.9 282.7 337.6 415.1 427.9 534.7 538.2
差额 17.1 28.5 13.9 –13.5 1.4 21.5 –50.4 –116.6
累计差额–143.9
(二)关于中日技术贸易障碍问题
根本原因:日本政府对华转让技术的保守思想----日本与邻国在技术上要保持5-10年差距的战略构想
(三)关于中日进出口商品结构差别问题
三、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
(一)发展中日经贸关系的政治基础
1、《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2、中日发展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3、《中日共同宣言》、《行动计划》、《四项课题》
(二)发展中日经贸关系的客观需要
雁行模式日本经济在战后的重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特别是70,80年代以来,做在东亚地区唯一的经济发达国家,日本开始逐步向东亚地区进行直接投资,在东亚建立了以自己为核心的“东亚雁行国际分工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东亚雁行发展模式”。
“雁行模式”的提法起源于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在这一理论模式中,赤松要认为,日本的产业实际上经历进口,进口代替,出口,重新进口四个阶段,因为这四个阶段呈倒“V”型,在图表上酷似依次展飞的大雁故得此名。
“雁行模式”的基本内涵是:战后以来,率先实现工业化的日本依次把成熟了的或者具有潜在比较劣势的产业转移到“亚洲四小龙” ,后者又将其成熟了的产业依次转移到东盟国家, 80年代初,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也开始参加东亚国际分工体系,形成以日本为领头雁的东亚经济发展的雁行图景,在他们之间形成了技术密集型与高附加值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阶梯式产业分工体系。
90年代以来的“后雁行模式”(或称“群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