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修订)
一 课程性质与开设目的
本课程是自学考试基础课《外国文学作品选》 和《外国文学史》的延续和深入。在本课程中,学生将着重学习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主要特点,以及重要作家和作品。
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特殊的地位,对我国新文学的发展也有较大影响。开设这门选修课的目的,一是使学生对这一重要的文学现象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二是帮助学生扩大视野,开拓思路。
二 学习要求与学习方法
本课程要求学生对十九世纪俄国主要作家的主要作品进行较为深入的阅读和思考,了解这些作家及其作品的思想与艺术特点。
方法上强调独立自学,提高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 学习范围与内容
(一) 导论
1.俄国文学的发展过程
2.俄国文学的主要特点
3.中俄文学关系
(二) 十九世纪初期的俄国文学
1.十九世纪初期的俄国社会历史背景
2.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茹柯夫斯基(1783—1852)与雷列耶夫
3.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克雷洛夫(1768—1844)与格利鲍耶陀夫(1795—1829)
(三) 普希金(1799—1837)
1.生活与创作道路
(1)童年和少年时期(1799—1817)
(2)彼得堡时期(1817—1820),抒情诗
(3)南方流放时期(1820—1824),叙事诗
(4)米哈依洛夫村时期(1824—1826),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
(5)晚期(1826—1837),《别尔金小说集》、《上尉的女儿》
2.《叶甫盖尼?奥涅金》
《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主题、情节、主人公形象和艺术特色
(四) 十九世纪三十——四十年代的文学
1.三十——四十年代的俄国社会与“自然派”文学
2.菜蒙托夫(1814—1841)
(1) 生平与创作道路
(2) 抒情诗与长诗
(3) 《当代英雄》
3.别林斯基(1811—1848)
(1) 生平与思想观点
(2) 别林斯基对俄国文学发展的意义
(五) 果戈理(1809—1852)
1.生平与创作道路
(1)早期生活和创作
(2)中期生活和创作,《米尔格拉德》和《彼得堡故事集》(1853—1841)
(3)《钦差大臣》(1836)
(4)后期生活和创作
2.《 死魂灵》(1842)的主题与人物
(六) 十九世纪五十——六十年代的俄国文学
1.五十——六十年代的俄国社会与文学状况
2.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与杜勃罗留波夫(1836—1861)
3.冈察洛夫(1812—1891)、奥斯特洛夫斯基(1823—1886)、涅克拉索夫(1821—1877)
(七) 屠格涅夫(1818—1883)
1.生平与创作道路
(1)早年生活
(2)四十——五十年代的创作,《猎人笔记》
(3)六十——八十年代的创作,长篇小说与散文诗
2.小说家屠格涅夫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3.《父与子》(1862)的创作过程和主题思想,主要情节,巴扎洛夫形象
(八) 十九世纪七十——八十年代的俄国文学
1.七十——八十年代的俄国社会与文学状况
2.萨尔蒂柯夫—谢德林(1826—1889)
(九)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
1.生平与创作道路
(1)早年生活与创作,《穷人》(1846)、《同貌人》(1846)
(2)死屋十年
(3)过渡时期的创作
(4)六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初的创作
2.《罪与罚》(1866)的主题与人物
3.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与艺术特点
(十)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1.生平与创作道路
(1)早期生活与创作(1852—1862)
(2)中期生活与创作(1863—1881)
(3)后期生活与创作(1881—1910)
2.《战争与和平》(1863—1869)
3.《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
4.《复活》(1889—1899)
5.托尔斯泰的思想与艺术特点
(十一) 十九世纪末期的俄国文学
1.十九世纪末期的俄国社会与文学状况
2.库普林(1879—1938)、蒲宁(1870—1953)、安德烈耶夫(1877—1919)
(十二) 契诃夫(1860—1904)
1.生平与创作道路
2.契诃夫的作品的主题与艺术特点
四 教材、作品及参考书目
(一) 教材:曹靖华主编《俄国文学史》(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
(二) 作品(可以采用不同的译本)
1.《叶甫盖尼?奥涅金》
2.《普希金抒情诗选》
3.《当代英雄》
4.《死魂灵》
5.《奥勃洛摩夫》
6.《大雷雨》
7.《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
8.《父与子》
9.《罪与罚》
10.《安娜?卡列尼娜》
11.《复活》
12.《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三) 参考书:
陈建华著:《20世纪中俄文学关系》(学林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