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上海自考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主页 > 考试大纲 >

上海市自考《实验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

2016-10-12 08:19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 (专科040109)
 
《实验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
 
 
 
 
 
华东师范大学编
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 组编
二〇〇五年九月
 
 
 
 
 
 
实验心理学(2108)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实验心理学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专业独立专科段的考试课程.
一、课程性质及地位
    实验心理学是以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教学和科研不可缺少的学科。它涉及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原理、设计、方法、仪器、技术和资料处理等问题,是心理学基础研究领域里的重要分支,也是现代心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基础。
 二、教学要求及目的
    作为心理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面向专科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是学生在学习普通心理学和心理统计学之后,对心理学的基础规律和基本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及掌握了一定的心理统计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学习。
    学生通过学习,能深刻认识实验心理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掌握心理实验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逻辑,了解心理学史上的重大实验以及当代研究的新方法,能看懂和评价科研论文,掌握实验报告的写作程序和规范,以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及实验技能,形成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
 三、课程体系
    本课程可分为这样两部分 :
    第一章~第三章的内容介绍实验心理学的基本思想,阐述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第四章~第十章的内容讲述实验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即心理学研究方法在一些专门领域中的应用。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知道实验心理学的由来,了解费希纳、冯特与艾宾浩斯这三位心理学家对实验心理学的产生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深刻认识心理实验的科学性;了解观察法、相关研究法和实验法的异同,从而认识实验心理学在科学心理学中的核心基础地位;了解科学研究的伦理原则,掌握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实验心理学的由来
 (一)费希纳
 费希纳对心理学贡献。费希纳对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影响。
 (二)冯 特
 冯特对心理学的贡献。冯特对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影响。
 (三)艾宾浩斯( 1850 - 1909 )
 艾宾浩斯对心理学的贡献。艾宾浩斯对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影响
 
  第二节 实验心理学的科学属性
 (一) 为什么实验心理学是科学的?
 非科学方法的特征。科学方法的特征。实验心理学和科学方法。
 (二)对实验心理学的认识误区
 科学实验心理学的功用。实验心理学与真实生活。
 
  第三节 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学地位
 (一)观察法
 观察法的典型。观察法的要点。对观察法的评价。
 (二)相关研究法
 相关研究法的指标及其意义。对相关研究法的评价。
 (三)实验法
 什么是实验法。实验结果的分析。对实验法的评价。
 第四节 如何进行实验心理学研究
 (一) 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伦理
    (二)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三、考核知识点
 (一)实验心理学发展所经历的过程。
 (二)实验心理学的科学属性
 (三)实验室研究的优势
 (四)观察法
 (五)相关研究法
 (六)实验法
 (七)研究人类被试的伦理原则
 (八)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四、 考核要求
 (一)实验心理学发展所经历的过程。
1、识记:(1)费希纳。(2)冯特。(3)艾宾浩斯。
2、领会: (1)费希纳对心理学的贡献及影响。(2)冯特对心理学的贡献及影响。(3)艾宾浩斯对心理学的贡献与影响。
 (二)实验心理学的科学属性
1、识记:(1)非科学方法的特点。(2)科学方法的特点。
2、领会:(1)实验心理学的科学属性
 (三)实验室研究的优势
1、识记:(1)实验室研究所具有的优势
 (四)观察法
1、识记:(1)观察法 (2)自然观察法 (3)个案研究法 (4)调查研究法
2、领会:(1)使用观察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2)观察法的描述性为其带来的限制
 (五)相关研究法
1、 识记:(1)相关研究法
2、 领会:(1)相关研究法所的结果意义的解释 (2)相关研究法的缺点
 (六)实验法
1、 识记: (1)实验 (2)实验控制
2、 领会: (1)与观察法和相关研究法相比,实验法的优点
 (七)研究人类被试的伦理原则
1、领会:(1)涉及人类被试的实验心理学研究所遵守的伦理原则
 (八)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1、领会:(1)实验心理学研究通常要遵循的基本程序
 
第二章 实验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 学习目的和要求
    知道什么是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及对它们的操作与控制;了解实验设计的类型,掌握进行实验设计的方法;知道如何评价以及提高实验研究的信度和效度;了解一些常用的实验仪器,以及计算机和脑功能成像技术等先进、精确的实验工具。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实验研究的变量
 (一) 变量:实验的基本特征
 (二) 自变量
 自变量的分类。对自变量的操纵。
 (三) 因变量
 因变量的分类。对因变量的控制。
 (四) 控制变量
 心理学中典型的额外变量。额外变量的控制。
 第二节 实验研究的设计
 (一) 多变量设计
 多自变量实验设计。多因变量实验设计。
 (二) 被试间设计和被试内设计
 被试间设计。被试内设计。
 (三) 小样本设计
ABA设计。多基线设计。
 (四) 准实验设计
 第三节 实验研究的效度和信度
 (一) 实验研究的效度
 内部效度。外部效度。
 (二) 实验研究的信度
 影响实验信度的因素。
 第四节 实验研究的仪器
 (一)几种常用实验仪器
 (二)计算机在心理实验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心理学实验中的应用领域。心理学实验运用计算机时的优点。心理学实验应用计算机时的缺点。
 
三、 考核知识点
 (一)变量是实验的基本特征
 (二)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分类
 (三)对自变量的操纵
 (四)因变量的控制
 (五)心理学实验中典型的额外变量
 (六)额外变量的控制
 (七)多自变量实验设计
 (八)被试间设计和被试内设计
 (九)小样本设计
 (十)实验研究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十一)实验研究的信度
 (十二)心理学实验中的常用仪器
 (十三)计算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使用
 四、 考核要求
 (一)变量是实验的基本特征
1、领会:(1)实验的基本特征为什么是变量
 (二)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分类
1、识记:(1)作业变量 (2)环境变量 (3)被试变量 (4)口语记录
 (三)对自变量的操纵
1、识记:(1)操作定义
2、领会:(1)对自变量进行操纵主要经历的两个步骤
 (四)因变量的控制
1、识记:(1)指导语 (2)天花板效应 (3)地板效应
2、领会:(1)用于因变量控制主要方法 (2)恰当的因变量指标必须满足的标准
 (五)心理学实验中典型的额外变量
1、识记:(1)实验者效应 (2)要求特征 (3)霍桑效应 (3)安慰剂效应
 (六)额外变量的控制
1、识记:(1)排除法 (2)恒定法 (3)匹配法 (4)随机化法 (5)抵消平衡法 (6)统计控制法
2、领会:(1)对额外变量的主要控制技术
 (七)多自变量实验设计和多因变量实验设计
1、识记:(1)多自变量实验设计
2、领会:(1)多自变量实验的优点
   (八)被试间设计和被试内设计
    1、识记:(1)被试间设计 (2)匹配 (3)随机化 (4)被试间设计
    2、领会:(1)被试内设计的局限
 (九)小样本设计
1、识记:(1)小样本设计
 (十)实验研究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1、识记:(1)内部效度 (2)外部效度
2、领会:(1)内部效度的影响因素 (2)制约外部效度的因素
 (十一)实验研究的信度
1、领会:(1)影响实验信度的因素
 (十二)心理学实验中的常用仪器
1、识记:(1)立体镜 (2)深度知觉仪 (3)速示器 (4)记忆鼓 (5)镜画仪
 (十三)计算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使用
1、领会:(1)心理学研究中应用计算机的领域 (2)心理学实验研究中采用计算机的优缺点。
 
第三章 如何读和写心理实验报告
 一、 学习目的和要求
    养成正确的文献检索习惯,掌握核对清单这一有效的阅读方法,知道标准实验报告的写作流程和规范,以及熟练掌握学生实验报告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文献检索
 (一) 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检索源
 (二) 一个文献检索的实例
 第二节 核对清单阅读法
 (一) 实验报告与核对清单
 (二) 核对清单阅读法的原理及实例
 第三节 心理实验报告的写作
 (一) 标准实验报告的格式
 (二) 写作技巧
 三、 考核知识点
 (一)文献检索
 (二)核对清单阅读法
 (三)标准实验报告的格式
 (四)实验报告的写作技巧
 四、 考核要求
 (一)文献检索
1、识记:(1) 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检索源
 (二)核对清单阅读法
1、领会:(1)核对清单阅读法所要列出的八个问题
2、应用:(1)采用核对清单阅读法来阅读研究报告
 (四)标准实验报告的格式
1、领会:(1)标准实验报告的格式
 (五)实验报告的写作技巧
1、应用:(1)实验报告的写作
 
     
 
第四章 反应时
 一 学习目的和要求
    对反应时的研究历史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什么是反应时以及反应时的分类;了解速度-准确性权衡问题以及影响反应时的内外因素;掌握减数法和加因素法这两种用反应时分析信息加工过程的方法;了解反应时研究的新进展,即在内隐研究中的应用。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反应时的研究历史
 (一) 反应时研究的开端 —— 在天文学上的研究历史
 (二) 反应时在心理学中的研究历史
 (三) 反应时测量的发展
 刺激呈现与反应装置。计时装置。
 第二节 反应时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 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
 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
 (二) 速度-准确性权衡
 速度—准确性权衡的例证。速度—准确性权衡与实验信度。
 
第三节 反应时新法
 (一) 减数法
 减数法的原理。减数法的应用。
 (二) 加因素法
 加因素法的原理。加因素法的应用。
 三、 考核知识点
 (一)反应时的研究历史
 (二)简单反应时
 (三)选择反应时
 (四)速度—准确性权衡
 (五)减数法的原理和应用
(六) 加因素法的原理和应用
 
四 、考核要求
    (一)反应时的研究历史
   1、识记:(1)人差方程式(2)反应时在心理学中的研究史 (3)反应时测量的发展
 (二)简单反应时
1、识记:(1)简单反应时  
2、领会:(1)听觉简单反应时的研究及其表现出来的特点 (2)视觉简单反应时的研究及其表现出来的特点
 (三)选择反应时
1、识记:(1)选择反应时 
2、领会:(2)选择反应时的研究及其表现出来的特点
 (四)速度—准确性权衡
1、识记:(1)速度—准确性权衡
2、领会:(1)速度—准确性权衡与以反应时为因变量的心理学实验信度的密切关系
 (五)减数法的原理和应用
1、识记:(1)减数法(2)简单反应 (3)选择反应 (4)辨别反应
2、领会:(1)减数法反应时实验的逻辑 (2)采用减数法计算加工阶段反应时计算
3应用:(1)采用减数法设计以反应时为因变量的实验
(六) 加因素法的原理和应用
1、领会:(1)加因素法的实验逻辑 (2)利用加因素法推断各加工阶段
2、应用:(1)采用加因素法设计一个反应时实验
 
第五章 心理物理学
 一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传统心理物理学中关于感觉阈限以及阈上感觉的测量方法;认识著名的心理物理函数——韦伯定律、费希纳定律;了解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与相关指标的计算。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传统心理物理学
 (一) 感觉阈限的测量
 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平均差误法。
 (二) 阈上感觉的测量
 顺序量表的建立。等距量表的建立。比例量表的建立。
 第二节 心理物理函数
 (一) 韦伯定律
 韦伯分数和韦伯定律。韦伯定律的修正。
 (二) 费希纳定律
 费希纳定律的推导。
   
 第三节 信号检测论
 (一) 信号检测论引入的原由
 (二) 信号检测论的基本思想
 信号和噪音。决策标准。
 (三) 信号检测论的两种独立指标
 反应偏向。辨别力指标。
 三 、考核知识点
 (一)感觉阈限的概念
 (二)感觉阈限的测量方法
 (三)采用心理物力量表测量阈上感觉
 (四)韦伯定律的内容
 (五)费希纳定律的推导
 (六)信号检测论的基本思想
 (七)信号检测论的指标
 四、 考核要求
 (一)感觉阈限的概念
1、识记:(1)感觉阈限 (2)绝对阈限 (3)差别阈限 (4)以上三个概念的操作定义
 (二)感觉阈限的测量方法
1、识记:(1)最小变化法 (2)恒定刺激法 (3)平均差误法
2、领会:(1)最小变化法的实验程序 (2)用最小变化法所得数据计算阈限 (3)恒定刺激法的实验程序 (4)用恒定刺激法所得数据计算阈限 (5)平均差误法的实验程序 (6)用平均差误法所得数据计算阈限
 (三)采用心理物理量表测量阈上感觉
1、识记:(1)顺序量表 (2)等距量表 (3)比例量表
2、 领会:(1)心理物理学建立顺序量表的主要方法 (2)心理物理学建立等距量表的办法 (3)心理物理学建立比例量表的方法
 (四)韦伯定律
1、领会:(1)韦伯定律的公式,及其所包含的意义
 (五)费希纳定律的推导
1、领会:(1)费希纳定律和韦伯定律的关系
 (六)信号检测论的基本思想
1、识记:(1)信号 (2)噪音
2、领会:信号检测论的基本思想
 (七)信号检测论的指标
1、领会:(1)似然比的计算方法 (2)报告标准的计算办法 (3)辨别力指标的计算方法
 
第六章 注 意
 一、 学习目的和要求
    知道心理学中三大注意理论以及相关实验;理解注意的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操作定义;了解注意的应用研究。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注意的理论和实验
 (一) 过滤器理论与双耳分听技术
 早期选择模型。中期选择模型。晚期选择模型。
 (二) 资源限制理论与可证伪标准
 (三) 特征整合理论与错觉性结合实验
 第二节 注意的操作定义
 (一) 任务定义注意
 什么是任务定义注意。任务定义注意的关键问题。
 (二) 持续性注意
 (三) 加工定向注意
 第三节 注意的应用研究
 (一) 警戒
 (二) 飞行员的心理负荷
    (三) 载重车司机的工作负荷
 三、 考核知识点
 (一)过滤器理论的发展过程
 (二)资源限制理论和特征整合理论
 (三)注意的操作定义
 (四)警戒
 四 、考核要求
 (一)过滤器理论的发展过程
1、识记:(1)早期选择模型 (2)中起选择模型 (3)晚期选择模型
2、领会:(1)过滤器理论发展的各阶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资源限制理论和特征整合理论
1、识记:(1)资源限制 (2)材料限制 (3)特征整合理论
 (三)注意的操作定义
1、识记:(1)任务定义注意 (2)持续性注意
 (四)注意的应用研究
1、识记 :(1)警戒
 
第七章 知 觉
 一、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和区别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理论及相关的实验研究;认识视知觉、听知觉、空间知觉的特点及其知觉线索。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
 (一) 历史渊源
 (二) 直接知觉实验
 实验背景。实验方法。实验结果。
 (三) 间接知觉实验
 不可能图形。三维图形的知觉测验。知觉恒常性。
 第二节 视知觉和听知觉
 (一) 视知觉
 视觉研究中的基本实验。视错觉。视知觉组织。
 (二) 听知觉
 听觉量表。听觉基本实验。听觉定位。音乐知觉。
 第三节 空间知觉
 (一) 肌肉线索
 适应。辅合。
 (二) 物理线索
 遮挡。阴影。几何透视。
 (三) 双眼线索
 双眼视差的生理基础。视野单向区。复视。双眼视差的计算。空间知觉的产生。
 (四) 线索间的互动
 三 、考核知识点
 (一)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
 (二)视知觉的有关实验
 (三)听知觉的有关实验
 (四)空间知觉的线索
 四 、考核要求
   (一)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
1、识记: (1)直接知觉 (2)间接知觉(3)不可能图形(4)知觉恒常性
2、领会:(1)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的争论
   (二) 视知觉
1、识记: (1)视知觉 (2)视适应 (3)暗适应 (4)明适应 (5)视敏度(6)临界闪光频率 (7)视错觉
2、领会:(1)常见的视错觉的种类 (2)视知觉组织主要原则
   (三)听知觉
   1、识记:(1)音高量表 (2)等响曲线 (3)等高线 (4)听觉掩蔽现象 (5)听觉定位 (6)可见语言 (7)语图仪
   2、领会:(1)听觉掩蔽现象的特点 (2)听觉定位的双耳线索
   (三) 空间知觉
1、识记: (1)肌肉线索 (2)物理线索 (3)双眼线索
2、领会:(1)空间知觉的肌肉线索 (2)空间知觉的物理线索 (3)双眼线索的生理基础(4)视野单象区 (5)各种空间知觉线索间的互动  
 
第八章 记忆与学习
 一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记忆与学习的传统研究;能区别出不同类型的记忆特点;知道什么是内隐记忆,了解内隐记忆的理论解释,掌握内隐记忆的测验方法。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记忆与学习的传统研究
 (一) 记忆的早期研究
 艾宾浩斯和节省法研究。巴特利特和再现实验。我国心理学的研究。
 (二) 学习的早期研究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研究。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研究。
 (三) 记忆与学习研究的传统方法
 回忆法。再认法。
 第二节 记忆的类型
 (一)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二)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
 (三) 前瞻记忆与回溯记忆
 (四) 错误记忆与真实记忆
 (五) 元记忆与客体记忆
 元记忆的理论假设。元记忆和客体记忆的关系。
 第三节 内隐记忆
 (一) 内隐记忆的提出
 启动效应的研究。遗忘症的研究。
 (二) 内隐记忆的理论解释
 (三) 内隐记忆的实验方法
 分离逻辑的方法学含义。任务分离中的间接测验。从任务分离到加工分离程序。
 三、 考核知识点
 (一)记忆与学习的早期研究
 (二)记忆与学习研究的传统方法
 (三)记忆的类型
 (四)内隐记忆
 四、 考核要求
 (一)记忆与学习的早期研究
1、识记:(1)节省法 (2)再现实验 (2)经典条件反射 (4)操作性条件反射
 (二)记忆与学习研究的传统方法
1、 识记:(1)系列位置效应 (2)
2、领会:(1)系列回忆方法(2)对偶联合回忆(3)自由回忆 (4)再认法
 (三)记忆的类型
1、识记:(1)感觉记忆 (2)短时记忆 (3)长时记忆 (4)内隐记忆 (5)外显记忆 (6)前瞻记忆 (7)回溯记忆 (8)错误记忆 (9)元记忆 (10)客体记忆
2、领会:(1)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区别 (3)元记忆和客体记忆的关系
 (四)内隐记忆
1、识记:(1)启动效应 (2)重复启动 (3)间接启动
2、领会:(1)内隐记忆在理论解释上存在的争议
 
第九章 思 维
 一、 学习目的和要求
    认识思维不同研究阶段的研究方法;了解在概念形成、问题解决、推理和决策等思维过程中的所进行的实验研究及相关的理论解释;知道什么是人工智能,了解当前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以及人工智能局限性。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思维的研究方法
 (一) 行为测量
 观察数据。行为指标。
 (二) 出声思维
 出生思维的由来。出声思维的分析——问题行为图。出声思维的研究实例。对出声思维的评价。
(三) 建构认知模型
 实施步骤。对建构认知模型评价。
 第二节 思维研究的领域
 (一) 概念的形成
 假设检验说的主要观点。实验验证——人工概念实验。实验验证——渐变—突变实验。
 (二) 问题解决
 典型问题。实验研究。
 (三) 推理
 启发式策略。推理模型。
 
第三节 思维和人工智能
 (一) 人工智能的界定
 图灵测验。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
 (二) 人工智能的成果
 逆向工作与逻辑理论家。手段—目的分析和通用问题解决者。思维的无意识和策略模拟程序。
 (三)人工智能的局限性
 反应标准上的局限性。加工方式上的局限性。调解系统的缺失。
 三、 考核知识点
    (一) 行为测量
 (二) 出声思维
(三) 建构认知模型
 (四) 概念的形成
 (五) 问题解决
 (六) 推理
 四、考核要求
    (一) 行为测量
    1、识记:(1)行为测量
    2、领会:(1)行为测量的两个层次
 (二) 出声思维
    1、识记:(1)出声思维
   2、领会:(1)出声思维法的一般步骤(2)用问题行为图对出声思维的结果进行分析 (3)出声思维的缺陷
(三) 建构认知模型
1、领会:(1)建构认知模型的实施步骤 (2)建国认知模型作为思维研究方法的优点与局限。
 (四) 概念的形成和问题解决的心理学研究
1、识记:(1)假设检验说 (2)功能固着 (3)典型问题
 (六) 推理的心理学研究
1、识记:(1)启发式策略 (2)代表性启发式 (3)可得式启发式 (4)调整启发式
 
第十章 情 绪
 一 学习目的和要求
    认识情绪是如何产生和获得的;了解情绪的认知研究,认识情绪与归因、决策等认知过程的关系;知道已有的情绪测量方法。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情绪的产生和获得
 (一) 情绪的产生——沙赫特的实验
 (二) 情绪的先天获得——哈罗的实验
 (三) 情绪后天习得的实验研究
 小艾尔伯特的恐惧习得实验。习得性失助的实验。人类抑郁与控制力缺失的关系研究。
 第二节 情绪的认知研究
 (一) 早期的情绪认知研究
 图片联想实验——情绪对认知的依赖。情绪对认知的反作用。情绪与认知的交互作用。
 (二) 情绪与归因
 (三) 情绪与决策
 情绪调解缺陷对决策影响的实验研究。情绪生动性与决策权重。
 第三节 情绪的测量
 (一) 主观体验
 形容词核对表。维量等级量表和分化情绪量表。
 (二) 面部表情
 早期测量工具。现代测量技术。
 (三) 生理指标
 脑电波。生化指标。
 三 、考核知识点
 (一)情绪的产生和获得
 (二)早期的情绪认知研究
 (三)情绪的主观体验测量
 (四)面部表情的测量
 (五)情绪研究的生理指标
 四、 考核要求
 (一)情绪的产生和获得
1、识记:(1)沙赫特的实验 (2)哈洛的实验 (3)恐惧习得实验 (3)习得性失助的实验
 (二)早期的情绪认知研究。
1、识记:(1)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2、领会:(1)情绪和认知间的复杂交互影响。
 (三)情绪的主观体验测量
1、识记:(1)形容词核对表 (2)维量等级聊表的四个维度 (3)分化情绪量表
 (四)面部表情的测量
1、领会:(1)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和表情辨别整体判断系统。
 (五)情绪研究的生理指标
1、识记:(1)脑电图 (2)生化指标
 
Ⅲ.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及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现对有关问题作出说明,并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一, 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为使考核内容具体化和考核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目标,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明确考核目标,能够使自学应考者进一步明确考核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使社会助学者能够更全面,更有针对性地分层次进行辅导;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确范围,更加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本大纲的考核目标,按识记,领会和应用三个层次规定所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的涵义是:
 识记:能了解有关的名词,概念和知识的涵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掌握有关原理,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 关于自学教材
 实验心理学课程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指定的教材是《实验心理学》,郭秀艳,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三, 自学方法指导
1. 认真阅读与钻研大纲与教材。自学应考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学习《实验心理学》教材的相关章节,全面系统地掌握教材所阐述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自学应考者应者应深入学习各章的内容,掌握基本原理,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内涵。同时,要注意各章之间的相互关联,掌握实验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体系。
2. 系统学习和重点深入相结合。自学应考者应在全面系统学习教材的基础上,对重点章节进行深入学习,掌握对学习实验心理学具有关键意义的重要原理和概念,以便更好的把握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应注意的是,切忌在没有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的情况下,单纯孤立地去抓重点,背单词,甚至猜题押题,那样是不可能有好的学习效果的。
3.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实验心理学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把课程内容学习同分析研究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起来,提高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自学者应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自学时间。
 
四, 对社会助学者的要求
1. 社会助学者应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要求,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把握指定教材的基本内容,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差,体现社会助学者的正确导向。
2. 要正确处理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应考者对实验心理学的认识水平。
3. 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本课程的理论性强,内容广泛:自学考试命题的题型多样,覆盖面广。社会助学者应根据这门课程和考试命题的特点,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章节和重点问题,把重点问题和兼顾一般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 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1. 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要覆盖本大纲的第一章到第十章的内容,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2. 试卷对能力层次的要求应结构合理。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30%,领会30%,应用40%。
3. 要合理安排试卷的难度结构,试题的难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等。每份试卷中,四种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以2:3:3:2为宜。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不同,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可能有难易不同的试题。
4. 本课程考试试卷的题型,一般有: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5. 本课程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题量应以中等水平的自学考试应考者的规定时间内答完全部试题为度。
6.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7. 考试使用工具:钢笔或圆珠笔。
 
Ⅳ. 考试题型
 一、 名词解释
 控制变量
 二、单项选择
 采用被试内设计的实验中,通常会运用下列的哪种技术:
 (A) 拉丁方设计 (B) 匹配设计 (C) ABA设计 (D)ABAB设计
 三、简答
 多自变量实验的优点是什么?
 四、论述题
 评述过滤器理论
上一篇:上海市自考《实验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考试题型

下一篇:自考《市场信息学》统一考试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