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上海启课自考网!为考生提供上海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上海教育考试院www.shmeea.edu.cn为准。
上海自考05964人事人才政策与管理实务知识点押题资料
若想了解试卷全部的内容,可加入【考生交流群】点击了解,
1、国有企业改革历程
1) 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阶段
2) 承包制为主体多种经营方式的阶段
3)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阶段
4) 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阶段
2、 我国就业制度的改革进程
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配制
2) 双轨制就业制度
3) 以再就业工程为中心的就业制度
4) 以构建姬姬就业政策为中性的就业制度
3、 我国就业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
1) 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努力创造就业岗位
2) 完善和落实促进再就业的扶持政策
3) 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4、 劳动关系
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产生的一种社会关系。
5、 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变化趋向
1) 劳动关系形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复杂化转变
2) 劳动关系运行由行政化向市场化、合同化转变
3) 劳动关系规范由行政化向制度化。法律化转变
6、《中华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2008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
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使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必备条款: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
2) 劳动合同期限
3)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4)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5) 劳动报酬
6) 社会保险
7)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7、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情况(由劳动行政部门、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确认)
1)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 ZAU 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劳动合同
2) 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的权利的
3)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8、劳动争议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再劳动法调整范围之内,因适用法律法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以及其他与劳动关系直接相联系的问题引起的纠纷。
9、劳动者申请仲裁的程序
1) 申请人提交仲裁申请书
2) 仲裁委员会是否受理争议案件
3) 开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
4) 仲裁庭的裁决
10、事业单位
除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之外,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由国家机关举行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且资金补偿主要由政府负责的组织。
11、事业单位的基本特点
1) 公共服务性(最基本,最鲜明的特点)
2) 公益性
3) 机构的行政化
12、事业单位的分类
按行业分类: 1)直接承担政府行政职能、为政府服务的事业单位2)承担公共事业发展职能、为社会服务的事业单位
3)承担着中介沟通职能、为市场和企业的事业单位
按经费来源: 1)全额预算管理单位 2)差额预算管理单位 3)自收自支预算管理单位
按事业单位的职责分类: 1)行政辅助型 2)监督型 3)公益福利型 4)经营开发型 5) 中介服务型
13、事业单位人员聘用的基本程序
1) 公布空缺岗位及其职责、聘用条件、工资待遇等事项
2) 应聘人员申请应聘
3) 聘用工作组织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将进行初审
4) 聘用工作组织对通过初审的应聘人员进行考试或者考核, 根据结果择优提出拟聘人员名单
5) 聘用单位负责人员集体讨论决定受聘人员
6) 聘用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其委托的人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14、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的必备条款
1) 聘用合同期限
2) 岗位及其职责要求
3) 岗位纪律
4) 岗位工作条件
5) 工资待遇
6) 聘用合同变更和终止的条件
7) 违反聘用合同的责任
15、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难点问题
1) 在职人员的分流与安置问题
2) 事业单位的资产转换及产权置换问题
3) 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
4) 改革中法律制度的缺失问题
16、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路
1) 明确政府与市场在事业单位改革中的地位
2) 解决人员分流问题,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配套建设
3) 引入民间资本,加快事业单位的产权制度改革
4) 建立新型的事业单位监管体系
5) 加强制定相关改革配套政策
17、事业单位人事争议的含义
广义: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与所在单位因录用聘用或者聘任合同、职务
任免、福利待遇、 工资调整、 奖励处分、 辞职辞退等人事管理事项所引发的人事争议和纠纷。狭义:事业单位的人事关系双方当事人因事先人事权利和履行人事义务而发生的纠纷。
18、事业单位人事争议处理方法
人事争议协商、人事争议调解、人事争议仲裁、人事争议诉讼。
19、公务员
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2005 年 4 月十届人大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20、我国的公务员具体包括以下机关的工作人员
1) 中国共产党各级机关的工作人员
2) 各级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
3) 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4) 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
5) 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
6) 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
7) 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
8) 部分社会团体机关的工作人员
21、公务员制度
对公务员的分类、考试、录用、考核、奖惩、培训、晋升、离职、保障等人事行政环节制定系统的法律和规章,并依此对公务员进行管理的制度和体制。
22、制定《公务员法》的基本意义
1) 解决公务员立法层次较低的问题,确定公务员制度的权威
2) 解决公务员范围过窄的问题,实现对政府机构公职人员的统一依法管理
3) 解决公务员激励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增强公务员制度的活力
4) 解决公务员制度的创新与发展的问题, 把近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成果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23、公务员管理体制
对公务员管理权力的配置和划分。 公务员管理机构的设置, 并由此构成的公务员管理系
统。
24、在国家管理体系中,管理公务员的主要机关有 :
1) 执政党
2) 立法机关(关键作用)
3) 政府首脑(公务员管理活动的最高领导者)
4) 公务员管理机构(核心地位)
25、公务员管理体制的种类
1) 部外制 ,是指在国家行政系统之外,设立独立超然的人事行政机构,不受政党及行政首长的干涉和控制,全权掌握整个政府的人事行政事务。
优点 :能够独立行使职权,地位超然,可以避免政党及行政首长的干涉取得公正。
便于集中人力物力对人事行政事务能够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 保持工作的系
统化。
缺点 :独立于行政部门之外,对行政部门实际的人事行政情况与需要缺乏了解,容易闭门造车从而导致人事决策的失误。
地位的独立超然使其难以避免与行政、立法、司法机关发生矛盾,管人和管事往往难以协调,不能充分发挥人事主管机构的职能。
宽泛的职权客观上削弱了行政首长重要的人事权, 影响了行政责任的完整性。
2) 部内制 ,在政府行政系统之内设置人事行政机构,各行政部门自行负责管理各项人事行政事务。
优点 :人事机构设在行政系统内,对具体的认识情况了解得较为深入,有利于制定有效的复合客观情况的认识措施。
人事机构与行政机构合为一体,实现事权统一,在职权上避免矛盾冲突,工作上避免重复曲折,有利于体改行政效率。
缺点 :行政首长权力过大,对人事行政工作易造成负面干扰,影响人事行政的公平的工作原则。
人事行政机构力量分散,难于聚集优秀的人才,只能操作一些例行性事务, 而难于对人事行政进行全面的研究、发展,更无力对其他推行变革。
如果上级人事机构力量欠强大,容易 各人事行政机构各自为政、无统一标准的局面,以至于造成人事行政工作系统的混乱。
4) 混合制 ,部外制和部内制经过这种的一种类型,建立半独立性的人事机构。优势 :考试权分离出来,保障了公平竞争。唯才是用的功绩制原则的稳固推行。
26、公务员管理机构的含义和职能
含义:有若干个担负公务员管理任务的机关构成的组织体系,对公务员的事务进行统一的管理。
职能:推行、组织、事实和维护公务员制度。系统、全面地管理公务员。
从制度上客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
27、公务员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委员会制、首长制、混合制
28、我国公务员管理机构
1) 综合管理机构
特点:具有多种管理功能;其职权涉及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本部门,而是包括政府各个部门和所有行政区域的公务员管理工作;管理对象主要是公务员事务,而不是公务员个人。
2) 部门管理机构
职责:录用权;考核权;奖惩权;升降职权;任免权;辞退权;其他人事决定权, 如公务员交流、回避等。
29、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的两种类型
品位分类 :以对公务员人员进行分类为主的类型。
特征:在公务员录用方面重视人员所具有的资历、学历、经验、能力等通用的资格条件,而不要求他们必须具有莫一方面的特殊知识或者技能。
在公务员的晋升方面重视他们自身所具备的德才表现。能力水平、任职年限等通用的资格条件。
公务员的职务等级变化直接与其地位的高低、工资水平相联系。公务员的交流不受所学专业及所熟悉的工作的限制。
公务员的流动一般不影响职务级别和工资级别的变动,实行级随人走。
职位分类 :在对政府部门中所有职位的职务和责任做出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在横向结构上,按工作性质的不同区分为若干职门、职组、职系;在纵向结构上,按责任大小、工作
难易、所需资格条件的不同区分为若干职等和职级, 从而形成一个有序的职位类别和等级结构。
基本特征:职位设置以“事”为中心
职位数量的有限性 职务与级别的对应性
职位是固定的,不随人员的流动而变化
30、我国职位分类制度的意义
1) 为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培训和晋升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客观标准
2) 为公务员实行合理的工资制度奠定了基础
3) 为行政工作效能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31、我国职位分类制度的原则
1) 兼顾原则 ,兼顾品位因素吸收其长处。
2) 适用原则 ,具体操作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既要坚持原则又要简便易行,能够被不同地区的政府机构以及公务员接受与理解。
3) 渐进原则 ,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大相径庭,建立和推行都是复杂的工程,必须在统一制度与标准前提下,统筹规划循序渐进。
4) 动态原则 ,在职位分类架构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使之与变化的职位、变化的社会要求保持与时俱进的是带节奏。
32、我国公务员的职位类别
1) 综合管理类 ,除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以外的、承担综合管理职能的公务员职位类别。
2) 专业技术类 ,在政府机关中承担专业技术职责,为实施公共管理直接提供的技术支持的公务员职位类别。
3) 行政执法类 ,在工商、税务、质检、环保等履行社会管理与市场监管职能的行政执法部门中设置的公务员的职位类别。
33、我国公务员的职务序列
1) 领导职务序列: 国家级正职、 国家级副职、 省部级正职、 省部级副职、 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2) 非领导职务序列:巡视员、副巡视员、 调研员、副调研员、 主任科员、 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34、公务员的录用的基本含义
政府机关为补充担任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职位的公务员,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 通过公开考试、严格考核、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方法,将不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人员,录用为国家公务员的一种人事制度。
35、公务员的录用的原则
1) 公开原则。
2) 平等原则。
3) 竞争原则
4) 择优原则
36、公务员考试录用程序
1) 编制录用计划
2) 发布招考公告
3) 对报考人员进行资格审查
4) 对资格审查合格者进行考试
5) 对考试合格者进行录用考核及体检
6) 录取与试用
37、公务员考核的含义
主管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管理权限,对公务员的思想品德、工作能力、
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等进行考查和评价, 以此作为对公务员进行奖惩、 培训、 辞退以及调整职务、级别和工资福利待遇等的依据的制度。
38、公务员考核的意义
1) 是主管部门依法实施公务员管理的基础
2) 是优化公务员素质的必要手段
3) 是监督公务员的重要手段
39、公务员考核的内容 德、能、勤、绩、廉
40、公务员考核的等次
1) 优秀, 标准: 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 方针、 政策, 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熟悉业务,工作勤奋,有改革创新精神,成绩突出。
2) 称职,标准:正确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熟悉或比较熟悉业务,工作积极,能够完成工作任务。
3) 基本称职,标准:公务员能够勉强达到所任职位的基本要求。
4) 不称职,标准:政治、业务素质较差,难以适应工作要求,或责任心不强,不能完成工作任务,或在工作中造成严重失误。
41、公务员的培训
定义:政府机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职位要求和有关规定,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公务员进行的以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培训和训练。
意义: 1)有利于不断优化公务员群体,持续提供政府公共管理的高效与科学。2)有利于公共管理职位位得其人,公务员人尽其才,职位工作不断得以完善。
3) 有利于应对日益缩短的知识陈旧周期,不断更新公务员的知识与技能,使之
与社会发展同步
42、公务员培训的特点
1) 以工作为中心
2) 属于第二教育过程,是终身的、回归的继续教育。
3) 侧重工作所需的专门业务知识与技能。
4) 采取灵活多样、多元化的方式
43、公务员的任职
有职务任免权的国家机关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和任职条件,在其任免权限范围内,依照法定的程序,任用公务员担任一定的职务。
44、公务员的免职
有职务任免权的国家机关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和任免条件,在其任免权限范围内,依照法定的程序,免去公务员担任的某一职务。 (程序性免任和单纯性免任)
45、公务员职务任免的意义
1) 是加强国家政权的重要保障
2) 是实现公务员职务管理制度化的重要措施
3) 是合理使用公务员的重要制度保障
46、公务员职务任用的方式
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考任制。
47、公务员任职程序
首先:用人单位或上级提出拟任职人选其次:对拟任职人选进行考核
再次:按照管理权限,有有关机关领导集体讨论决定是否任职最后:对决定任职者颁布任职通知和任命书
48、公务员免职程序
首先:所在单位或上级提出拟免职的建议其次:对免职事由进行考核
再次:按照管理权限,由有关机关领导集体讨论决定最后:发布免职通知
49、公务员职务晋升的原则
1) 德才兼备,任人唯贤
2) 注重实绩
3) 公开、平等、竞争、择优
4) 逐级晋升为主,越级晋升为辅
50、公务员职务晋升的条件
1) 思想政治素质方面, 要求晋升职务的公务员应当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2) 工作能力方面,要求具有胜任职务所要求的能力和才干,包括与职务相应的文化水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晋升领导职务的还需有相应的理论政治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
3) 文化程度方面,要求具有拟担任职务所必须的文化程度和知识水平。
4) 任职经历方面, P79
51、公务员职务晋升的程序
首先:民主推荐,确定考察对象
其次:组织考察,研究提出任职建议方案,并根据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酝酿再次:按照管理权限讨论决定
最后:按照规定履行任职手续
52、公务员工资的意义
1) 工资作为公务员的主要经济来源, 其基本作用是保证公务员本人及其赡养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同时,一定的工资水平也是公务员必要的社会经济地位的保障,
2) 工资作为一种基本的激励手段,能够有效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提高机关的工作效率和效益。
3) 工资能够作为一种吸引手段,吸引优秀人才流向公务员队伍。
53、确定公务员工资的原则
1) 职务与级别相结合原则
2) 按劳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共的原则
3) 正常增资原则
4) 平衡比较原则
54、公务员的工资结构
1) 基本工资,包括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
2) 津贴,包括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等。
3) 补助、补贴,包括住房医疗等项目。
4) 奖金
55、公务员奖励制度的意义
1) 是保证我国现行宪法有关奖励制度规定,得以贯彻实施的重要措施。
2) 是公务员高效管理的必要环节
3) 是完善激励竞争机制,提高公务员素质的重要保证。
56、公务员奖励的原则
1) 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
2) 公平得当的原则
3) 奖惩结合的原则
4) 奖励及时,注重实效的原则。
57、公务员权利的基本内容
1) 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
2) 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3) 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4) 参加培训
5) 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6) 提出申诉和控告
7) 申请辞职
8) 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58、公务员辞职的条件
肯定性条件 ,是公务员本人不愿意或不适宜继续在机关工作。
限制性条件 ,是对肯定性条件的限制和补充,只有在符合肯定性条件而又在限制性条
件规定以外的情况下才可以辞去职务。 1)未满国家规定的最低服务年限 2)在涉及国家秘密的特殊职位任职或者离开上述职位不满国家规定的脱密期限的 3)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且必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 4)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
结的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去公务的情形。
59、公务员自愿退休的条件
1) 工作年限满 30 年
2) 据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 5 年,且工作年限满 20 年
3) 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
60、公务员的申诉
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原处理机关、
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 作出该人事处理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 提出重新处理的请求,由受理机关重新进行处理的活动和制度。
61、公务员的控告
公务员对国家机关及其领导人员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向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的专门机关提出的控告。
62、公务员义务的基本内容
1) 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2) 按照贵司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3)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4) 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5) 忠于职守,勤勉尽职,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6) 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7) 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8) 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9) 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63、公务员回避制度的特点 强制性、预防性、严密性
64、公务员回避的总类
任职回避、公务回避。地区回避
65、公务员纪律的含义
是国家机关为了保证机关工作的正常运行,维护机关的良好形象,促使公务员依法履行公务而制定的要求公务员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
66、公务员纪律的内容
1) 政治纪律 ,不得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不得组织或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罢工。
2) 工作纪律 ,不得玩忽职守、延误工作。不得拒绝上级依法作出的决议和命令。不得压制批评打击报复,不得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
3) 廉政纪律 ,不得贪污行贿受贿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和他人谋利, 不得违反财经纪律, 浪费国家资源,不得滥用职权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得从事或
者参加营利性的经营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
4) 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纪律 ,不得参与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赌博迷信等活动,不得违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不得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在对外交往中不得损害国家 荣誉和利益,不得矿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
5) 其他纪律 。
67、 公务员处分的形式
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68、 公务员辞退的条件
肯定性条件 :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认为不称职的不胜任现任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定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
绝合理安排的
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任务转变,不适合继续
在机关共走,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矿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假不归超过 15 天,或者一年
内累计超过 30 天。
限制性条件 :因公致残,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退的情形。
69、我国职称制度经历的 3 个发展阶段
1)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 20 实际 50 年代末,实行专业技术职务任命制度
2) 1977-1983 年的技术职务评定制度
3) 1986 年开始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70、执业资格
政府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实行准入机制,是依法独
立开业和从事某一特定专业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 (国家性、强制性、权威性、必须性)。
71、职业资格
对某一岗位从业人员的水平或能力的一种评价和认证,不具备国家强制性。
72、我国职业资格制度的特点
1) 从制度体系上看,我国的职业资格体系属于国家证书制度体系
2) 从认证方式上看,我国的职业技能鉴定采用了国际通行的第三方认证规则
3) 从考试性质上看,我国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属于标准参照的考试模式
4) 从鉴定内容上看,我国的职业技能鉴定采用了职业导向的内容体系
73、专业技术水平认证
根据某一专业领域对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通过评价考试,确定专业技术人才的学识和技能水平。
74、百千万人才工程始于 1995 年,其指导思想
以培养国家急需紧缺的高级人才为目标,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制度, 建立尊重特点, 鼓舞创新的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 采取有效的特殊手段,加快培养一批德才兼备、 开始创新、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专家和国内学术带头人, 为新世纪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提供高效高层次骨干人才保证。
75、百千万人才的目标
到 2010 年,培养造就舒保民具有世界科技前沿水平的杰出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理论家;数千名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在各科学、各技术领域有较高学术。技术造诣的带头人; 数万名在各科学领域成绩显著、其骨干作用、具有发展潜能的优秀年轻人。
76、博士后制度
在国内的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里设置一些特殊的职位,挑选近期获得博
士学位的优秀年轻人员在规定的期限内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并通过特殊的管理方式来造就高级专业人才的制度。博士后不是学位,而是一种研究经历。
77、目前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缺乏统一的人才选拔机制
2) 科学公正的人才评价机制尚未形成
3) 高层次人才队伍自身存在的问题
4) 人才安全政策建设滞后
78、构建高层次人才开发体系的对策
1) 建立公正、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
2) 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加强高层次人才载体建设
3) 完善对人才的动态管理机制
4) 实现区域人才战略的多元化
5) 构建国家安全政策体系
6) 实现信息化管理
7) 完善高层次人才的工作环境
79、人才流动
人才在国家、地区、行业岗位上的变动。
80、人才流动的意义
1) 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 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3) 满足人才自身发展的需要
81、人才流动的原则
1) 系统原则
2) 激励原则
3) 协调原则
4) 择优原则
5) 信任原则
82、当前我国人才流动的新特点信息化流动、柔性流动
83、人才的柔性流动
人才在不受传统的国籍、户籍、档案、身份等人事制度的约束下,在不改变与其原单位隶属关系的前提下,以智力服务为核心,注重人、知识、创新成果等有效开发与合理利用的流动方式。
84、人才流动的措施
1) 加强人才机制创新
2) 加强对人才的科学化管理
3) 实行竞争上岗和岗位轮换,加快人才培养
4) 坚持科学的考评和分配制度
85、国家关于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的政策
1) 加快人才培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姬姬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
2) 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要姬姬参与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
3) 充分发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导向作用
86、上海市人才引进条件(具备条件之一即可)
1) 本事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年龄在 35 岁以下的人员
2) 本事高新技术企业需要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
3) 获得博士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
4) 本市紧缺、急需,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5) 具有特殊才能的各类人员
87、当前我国人才流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 人才跨地区、跨行业流动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
2) 人才在不同所有制、不同管理体制单位建流动仍存在不对等、不合理现象
3) 人才流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4) 人才流动中存在大量无序、违规现象
5) 政府对人才流动的政策宏观调控力度不够
88、完善我国人才流动机制的对策建议
1)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营造有利于人才流动的大环境
2) 改变传统户籍制度,建立公民身份网
3) 完善人才流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4) 加强人才流动中的法制和法规建设
5) 组织内部应完善留住人才的激励机制
89、人才再生产分为哪几个环节
1) 人才生产环节
2) 人才流通环节
3) 人才劳动消费环节(最重要,最根本性的环节)
90、人才生产环节的功能
1) 从社会资源整合角度,使人才生产的各要素相结合,形成人才培养合力,从而促使最佳人才生产效果
2) 从人才个体角度,使被培养者成为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劳动力。
3) 从社会整体角度,人才生产环节能从规模和质量上满足经济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91、人才流通环节的特征
1) 人才流通的连续性
2) 人才流通具有直接的生产性质
3) 人才流通具有对人才培养和社会再生产的反作用
4) 人才流通与劳动力流通、生产资料流通的一致性。
92、人才劳动消费的作用体现在哪几方面
1) 与其他要素一起形成生产力进行社会生产。
2) 在使用中提高人才群体的使用质量。
3) 是社会生产财富,包括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社会财富。
93、市场体系的定义
在发达的社会分工的条件下,各种产品和生产要素进入流通后所形成的各种市场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影响而构成的一个庞大的有机系统。
94、人才生产环节与市场体系的关系
1) 人才生产的目的就是为各个市场提供相关人才。
2) 市场体系为人才生产提供各种相应的商品和要素。
95、人才流通环节和市场体系的关系
1) 人才通过流通进入各个市场的供方单位和需方单位。
2) 在市场体系下的各个市场对人才流通领域的人才需求有直接的刺激作用。
96、人才消费环节与市场体系的关系
1) 人才通过劳动消费,创造出各种市场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2) 通过人才劳动消费,能拉动各个市场的商品或要素的消费。
97、人才市场作为人才流动的独立市场,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1) 人才必须是自由的并具有劳动力。
2) 人才能够充分流动
3) 人才价值要能够在人才市场中得以体现。
4) 人才市场要有充分的竞争。
98、人才市场的主客体
1) 主体:人才本身和用人组织
2) 客体:人才劳动力和货币
99、人才市场中的人才具有哪些特点
1) 具有实际的劳动力
2) 能向社会提供劳动力
3) 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自由选择职业和用人组织
4) 有偿让渡自身劳动力,使自身劳动力为用人单位服务。并取得合法收入。
100、人才市场中的用人组织具有哪些特点
1) 必须具有用人资格
2) 能够参与市场竞争,自主择人
3) 具有用人的权利和能力
4) 具有一定的支付能力
101、人才市场的功能
1) 交换功能(最重要) 2)平衡功能 3)协调功能 4)价值实现功能 5)信息功能6)评价功能
102、人才市场运行的目标有哪些?
1) 宏观目标:通过市场运行实现整个社会的人才宏观调控。即实现人才的社会总体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2) 中观目标:通过市场运行引导人才和用人组织在人才市场上进行正确的选择决策, 优化人才与用人单位的配置,发挥人才与用人单位的配置。发挥人才的组合优势, 形成现实的社会生产力。
3) 微观目标:增强人才的活力和效率,通过有效流动,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 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实现人才的价值。 (最根本的目标)
103、人才市场供求机制的原理
人才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人才劳动力价格的变化,从而又引起人才劳动力的
竞争, 这些变化持续一段时间, 最终人才劳动的供求趋于平衡, 人草劳动力的价格与价值趋于一致,人才市场的供求机制就是这样发挥作用的。
104、人才市场供求机制的作用
1) 使人才市场的供求趋于平衡。
2) 使人才劳动力的价格与价值趋于一致。
105、人才市场供求机制的运转条件
1) 人才市场要有相当的人才劳动力供应能力。
2) 作为需求方的用人组织必须具有人才使用能力和支付能力。
3) 要有健全的价格机制作依托。
4) 要有健全的竞争机制。
106、人才市场价格和人才劳动力价值的定义和两者之间的关系
1) 人才市场价格:人才市场中人才劳动力交换的价格,也就是人才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即人才使用的薪酬。
2) 人才劳动力价值:生产和再生产人才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在市场中, 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3) 关系:人才劳动力的价值是人才劳动力价格的基础,人才劳动力的价格是人才劳动力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
107、人才市场价格体制的定义
是指反映人才劳动力在人才市场上价格变动关系的机制。
108、人才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
1) 使价格的平均值与价值一致
2) 使得价格在竞争的波动中趋近价值
109、人才市场价格机制的运转条件
1) 人才市场的发育必需比较完善
2) 人才市场价格体系必需基本合理
3) 人才市场宏观调控体系必需比较健全
4) 用人组织和人才个人都要能够对市场价格信号反应灵敏
110、人才市场竞争机制的实质和表现
实质:参与竞争的各方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或保护已取得的利益而进行的活动。
表现: 1)人才劳动力供给者之间的竞争,既表现在人才劳动力价格的竞争, 更表现在人才专业技术、综合能力上的竞争。 2)人才劳动力需求者之间的竞争,用人组织必须提高
人才的管理水平和人才的使用效益。 3)人才劳动力供给方与需求方的竞争,表现为人才劳动力交易价格的变动和人才使用条件的保障,双方的相互选择的实质,就是相互竞争。
111、人才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
1) 人才市场竞争机制使得人才劳动力的价格趋于价值
2) 人才市场竞争机制使得供需趋于平衡
3) 人才市场竞争机制激励人才和用人组织不断发展
112、人才市场竞争机制的运转条件
1) 人才市场的运行规则必须公正
2) 人才市场的主体之间地位平等、机会平等
3) 人才市场的竞争规则和过程必须公开
113、现代服务业的特征
1) 高技术性
2) 智力密集性
3) 分散灵活性
4) 高增值性
5) 非均衡性
114、人才服务业的概念
是指以通过提供不同形式人才服务劳动和服务产品来满足生产者、消费者在人才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并为其提供相应效用的活动的产业。
115、我国人才服务业的基本构成有哪几方面?
人事外包、人才派遣、人才培训、人才招聘、人才测评、高级人才推荐咨询、人事代理、人才交流等。
116、人才服务机构的作用有哪些?
1) 提高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效率,实现节省成本的目标。
2) 改善操作流程,提高人力资源部门的有效性
3) 促进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聚焦于企业发展战略, 充分发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4) 促进人力资源部门变革,促进企业经营业绩的提高。
117、人才市场中介机构的特征
1)独立性 2)中介性 3)服务性 4)市场性
118、人才市场中介机构的分类以及定义
1) 行业协会类:指介于政府和用人组织之间的,也是指人才中介机构中间的自律性的行业管理组织,如各种人才交流会、人才市场协会、人才学会等组织。
2) 监督仲裁类:是指对某些领域的某些事物具有监督、审查、调解、仲裁或管理的功
能,甚至可以做出行政处罚和制裁的权威性决定的中介组织, 如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等
3) 社会公益类:是指服务业务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带有明显的社会性、福利性和保障性的中介组织,如人才交流中心、高级人才服务中心、留学归国人员服务中心等。
4) 代理服务类:是指那些在人才市场上为各种交易活动提供服务的经纪人法人组织, 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追求最大利润,如各种人才公司、猎头公司、职业信息公司等。
5) 培训评价类: 是指那些在人才市场上受有关单位委托为人才实施培训或对人才进行
评价、 咨询的机构, 如各种教育培训公司、 素质测评机构、 咨询公司、 顾问公司等。
119、政府对人才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1) 合理确定人才发展战略、宏观调控的目标及相应的政策、保持人才市场供给需求在总量上的平衡
2) 对人才结构进行调整,促进人才结构的优化
3) 制定完善的人才市场的法律法规、规范人才市场的行为
4)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人才中介结构,完善社会化服务功能
5) 完善人才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
6) 促进人才能力建设体系的构建,加强人才能力建设
120、人才市场中介机构的设立必须满足那些条件?
1) 有与开展人才中介业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注册资金不得少于 10 万元人民币
2) 至少有 5 名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并取得人才中介服务资格证书的专职的工作人员
3) 人才中介结构的设立必须有健全可行的工作章程和制度
4) 人才中介机构必须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以及具备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121、人才市场中介机构的管理思路有哪些方面?
1) 减少政府干预,实现政企分离。
2) 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企。
3) 加强人才中介机构的自身建设。
4) 加快中介机构与市场的整合,走产业化道路。
122、人事外包的定义
是指服务提供商提供哪些通常由组织内部有关部门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
123、人事外包的分类
1) 按人力资源流程分类:部分和全面的人力资源流程外包。
2) 按雇员劳动关系分类:人才派遣和人事代理。
124、人事外包的内容
1) 人员招聘的外包
2) 人事行政事务外包
3) 福利管理的外包
4) 薪酬管理的外包
5) 培训的外包
6) 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的外包
125、人才派遣的概念和实质以及特点和优势
人才派遣:又称人才租赁或者劳务派遣等,是指由派遣机构和首派遣人(派遣雇员)
签订劳动合同, 依据派遣合同将其派到要派机构(实际用人组织) ,在要派机构管理。约束、支配下从事劳动的一种新型劳资形态和用人方式。
实质:通过专业的人才派遣服务机构以派遣合同或劳务合同来实现的服务交易。特点:用人组织用人不养人,表现出用人的灵活性、有效性和过渡性。
优势:有利于强化要派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提高要派机构应对市场的灵活性;
有利于降低要派机构的用人风险;有利于提高要派机构的工作效率而降低经营成本。
126、人事代理的含义
所谓人事代理就是拥有人事代理合法职业资格的人才市场中介组织,接受企业事业单位的委托,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代理行为,完成相关人事事务的一种契约式的服务形式。
127、人事代理的主要内容
1) 为委托单位办理人事档案。党团组织关系、人事行政关系的接转与管理。
2) 为委托单位办理应届大中专毕业生指标的申请、人事档案接转、户口落入以及转正定级等相关手续。
3) 为委托单位引进急需的高中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4) 为委托人员评定专业技术职称
5) 为委托人员办理出国政审和各类公证
6) 为委托单位辞职辞退人员接转档案,并重新审定恢复其干部身份
7) 为所有存档人员代办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8) 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为委托代理人员调整档案工资
9) 为不包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代办招工聘用手续
10) 接受企事业单位委托,为其办理机构设置、职位分析、薪资政策、业绩考核、激励机制、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等新型人事代理服务
11) 接受企事业单位委托,为其提供人才信息查询、出国留学及各类人才培训服务
12) 接受企事业单位委托,为其代理人才招聘广告审批、人才代招代聘、素质测评、岗位培训、人才派遣、协助建立党的基层组织等人事代理服务
13) 调解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流动争议
14) 办理上级人事主管部门或者用人单位委托的其他人事代理业务
128、人才培训服务的内容
1)公开课 2)内训 3)证书培训 4)其他培训
129、人才服务机构的招聘服务包括哪些类型?
1) 网络招聘 :又称在线招聘,就是利用互联网进行的招聘活动。
优势: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功能强大效率高、方便快捷投入较低、
无地域限制。
2) 平面媒体招聘 :利用报纸、杂志、印刷品等平面媒体进行的一种刊发招聘信息、达到招聘目的的招聘过程,是最传统的。
优势:覆盖面广、目标对象集中、约束条件少、反馈可靠、传播及时、可反复阅读、阐述性强等。
缺点:有效期相对较短、价格相对较高、发行不平衡、板块容易被忽略
等。
3) 常设招聘会与非常设招聘会
常设招聘会:又称固定市场招聘会,是指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由固定的主办方举办的,并经过所在地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有一定规模的人才招聘会。非常设招聘会:具有人才中介服务资质的机构,独立或联合有资质的人才中介机构临时租用招聘活动场所,举办经过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人才招聘会。
独特优势: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可以完成多个招聘环节,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可以获得大量信息,便于招聘双当的互相选择等。
130、人才测评的定义以及方法
定义:是指更具一定目的,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的多种方法,对人才的特定方面或全面性进行客观、准确评价的一种社会活动。
方法:笔试法、面试法、心里测验法、评价中心法、仪器测量法、计算机测评法等。
131、工资的概念
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一种形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工资是国家或单位根据按劳分
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以货币形态分配给劳动者个人 消费品的一种形式, 是劳动者为自己的劳动和其他合法手段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体现了国家、单位和个人根本利益一致的关系。
132、工资制度包含哪两种?
1) 工资分配制度:按一定原则和方法对每位劳动者进行工资分配
2) 工资增长制度:根据国民收入、财政收入、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和各行业特点等因素,有计划地安排工资增长,实行定期升级、定期提供工资标准的制度。
133、工资的功能
1) 保障功能(最基本)
2) 协调和激励功能
3) 调解功能
134、工资等级制度的主要形式
1)岗位工资制 2)技术等级工资制 3)岗位技能工资制 4)职务等级工资制
5) 结构工资制
135、岗位工资制度的含义和特点
岗位工资制度:根据职工所在的不同岗位的性质和职责要求,通过岗位测评,按岗位
的劳动复杂性、 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劳动条件等要素合理划分岗位类别, 再按岗位类别确定相应的岗位工资的工资制度。
特点: 1)按照工作岗位确定工资等级和工资标准, 一个岗位一种工资标准, 同岗同酬, 资历、 工龄、个人能力等因素不再作为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 有利于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实 现同工同酬。
2) 岗位工资不存在升级,工资只随岗位变动而变化。
3) 员工必须达到上岗要求才能上岗并获得岗位工资。
4) 岗位工资能有效调节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把职工吸引到生产需要的岗位上,
并有利于保证职工在能力最强、 贡献最大的时候, 在最适合的岗位上工作, 获得个人最佳的工资报酬。
136、技术等级工资制
是以员工能力为基础的等级工资制度形式,是根据技术复杂程度和劳动熟练程度,划
分工资等级, 规定相应工资标准, 然后按员工实际达到的技术水平, 确定其技术等级和标准工资。由技术等级标准、工资等级表和工资标准三个因素组成。
137、岗位技能工资制
是以按劳分配为原则,以加强工资宏观调控为前提,以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等基本劳动要素评价为基础,以岗位、技能工资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基本工
资制度。 主要由技能工资、 岗位工资两个基本单元和辅助工资 (奖励工资和津贴、 福利) 组成。
138、职务等级工资制
是根据职员担任的不同职务,规定不同的工作标准,但同一职务内又划分若干工资等
级,职员在其职务规定的工作范围内评定工资,调任新职务, 领取相应新工资,不考虑职员原有的资历和水平。适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行政、业务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139、结构工资制
又称分解工资制或组合工资制,是指基于工资的不同功能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工资单元,各单元又规定不同的结构系数,组成有质的区分和量的比例关系的工资结构。
140、工资支付的方式有哪些?
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计时和计件工资是工资的主要部分。
141、计时工资的定义和形式
计时工资:是按照职工实际有效劳动时间。工资等级和工资标准,来计算和支付工资的最基本的工资形式。
主要形式:年工资、月工资、周工资、日工资、小时工资等。而月、日、小时工资最常用。
142、计时工资的适用范围?
1) 劳动消耗、劳动成果不易直接准确统计计量的工作,如国家机关及科教文卫系统等事业单位的员工等。
2) 较难直接反应员工技术、业务水平、工作努力程度和劳动成果数量的工作,如从事理论科学研究的人员。
3) 生产流程工序较多、分工协作较细、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较高的企业,如检测控制人员、流水线生产人员。
4) 质量要求很高、 数量要求较低, 同时个人技术起关键作用的工作, 如艺术美术人员。
143、计件工资的定义和使用范围
计件工资:是根据员工所生产的合格产品的数量或完成的一定作业量和预先确定的计量单价,来计发劳动报酬的一种工资形式。
使用范围: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低、产品或作业的数量能够独立准确计量、产品数
量能反应实际劳动量、 产品质量能方便及时地进行检验的工种或单位。 同时也适用于生产任务饱满、生产批量大、产品固定、原材料和能源动力供应充足的工种或单位。
144、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人数
145、实际工资的定义
是指货币工资所能够买到的实际消费品和劳务的数量。
146、奖金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是组织对员工有效超额劳动的奖励,或者对员工创造发明、合理化建议提高了工作效率所给与的奖励,是弥补基本工资形式不足的不可或缺的辅助工资形式。
特点: 1)针对性和单一性 2)灵活性和多样性 3)及时性 4)差别性
147、津贴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是对在特殊劳动条件下工作,导致员工支出了超额劳动及额外的生活费用,或者有损身心健康所给予的报酬,是工资的补充形式。
特点: 1)补偿性 2)单一性 3)动态性 4)均等性
148、公务员实行职级工资制,只要由那两项构成? 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
149、公务员的津贴补偿不要有几类? 地区津贴制度和岗位津贴
150、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只要由几部分构成?
1)岗位工资 2)薪级工资 3)绩效工资 4)津贴补贴
151、机关、事业单位的新录用人员如何确定工资?
1) 直接从各类学校毕业生(含取得博士、硕士学位的毕业生)中录用的公务员,均实行 1 年试用期。试用期间实行试用期工资待遇,试用期满后按本人所任职务和确定
的级别, 执行相应的职务工资、 级别工资。 事业单位新参加工作的各类学校毕业生, 均实行 1 年见习期(包括工勤人员实行 1 年的学徒期、熟练期) 。见习期间,实行见习期工资待遇(按规定不实行见习期的,实行初期工资待遇) ;见习期满后,按本人表现和所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
2) 直接从各类学校毕业生(含取得博士、硕士学位的毕业生)中录用的公务员,入学前工作满一年以上不满两年的,不实行试用期工资待遇,根据其学历按试用期满工资标准执行;入学前工作满两年以上的,按工作调动人员办法确定工资。事业单位新参加工作的各类学校毕业生,入学前已工作一年以上的毕业生,也不实行见习期工资待遇,根据其学历和工作能力明确所聘岗位,按所聘岗位领取相应的岗位工资
和薪级工资。在未明确职务前,根据其学历按见习期满后的工资标准执行。
3) 在职人员就读广播电视大学,业余大学、函授大学、夜大学、职工大学毕业或取得自学考试委员会发给的大学专科或本科毕业证书的,其工资待遇可按普通高等学校同等学历毕业生的工资待遇执行。原工资已高于规定工资标准的,按原工资执行。
4) 分配到乡镇机关及事业单位工作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在试用期内可不实行试用期工资,直接执行试用期满后的工资待遇。
5) 事业单位中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毕业生,根据其学习成绩和工作能力明确其所聘
岗位。在未明确岗位前,实行初期工资待遇,初期工资期限不超过 6 个月。明确所聘岗位后,从明确岗位的下月起,执行相应的岗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
152、福利的含义和作用
狭义的福利一般仅指职工福利或劳动福利,他是机构为满足劳动者的生活需求,在工资收入之外,向职工本人及其家属提供的货币、实物以及一些服务形式。
作用:对机构而言 1)福利作为工资的替代方案,其灵活机动的特征使之具有广泛的适用空间。 2)提高组织的吸引优势,促进晾好组织文化的创建与传承。
对劳动者而言 1)对劳动者基本生活的保障作用 2)对劳动者部分支出的弥补作用。 3)有利于恢复劳动者的工作能力。
153、福利的分类
1) 按常规分类:强制性福利和自愿性福利
2) 按福利的对象来分:全员福利、特种福利、特困补助。
3) 从福利的表现形式来分:经济性福利、设施性福利、工时性福利、娱乐性及辅导性福利等。
4) 从员工所享受到的福利内容来分:物质性福利和服务性福利
5) 从福利的范围老分:国家性福利、地方性服务。
154、员工福利的特征
1)报酬性 2)普遍性 3)集体性 4)补充性
155、我国的工资制度经历了怎么样一个发展过程?
P199-201(一共经历了 5 个时期)
156、社会保险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社会保险:是指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由政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等社会各方面筹集资金建立专门基金,在劳动者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或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
基本特征:强迫性、互济性、普遍性、非营利性。
157、社会保险的原则
1) 社会保险的资金通常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或从国家总收入中以补充保险金或其他补贴的形式拨款筹集。
2) 通过强制实施的社会保险,把高收入者的收入向低收入者转移,以实现个人间收入的某种平衡,实现再分配的调节功能。
3) 筹集的社会保险款以专门基金的形式积累,管理成本一般从其中支付
4) 当前不需要制度的累积基金要通过再投资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5) 个人或家属获得保险待遇的权利不需要进行任何经济情况调查,只要通过其缴费记录就可得到
6) 获得保险金的多少是依据缴费的多少,缴费的期限或受保人的就业年限而定的
7) 缴纳费用和所得的保险金常与受保人享受待遇前的收入或劳动期间的收入有所联系,但最低标准一般应与维持为社会所能接受的基本生活所需相联系
8) 工伤保险的资金通常由单位缴纳,有时国家也给予资助
9) 缴费率和所得保险数额,常与受保人的收益有关,这是为了在受保成员间获得一致性
158、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的异同
1) 对象不同,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具有创造力的劳动者,而社会福利则是指国家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物质帮助和福利服务的社会政策总称。
2) 资金来源不同, 社会保险的资金来自单位与劳动者所缴纳的保险费和政府的资助等, 而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是国家财政拨款。
159、国家对社保基金管理有哪些规定?
1) 设立专门机构来管理社会保险基金
2) 社会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任何部门和个人均不能挤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
160、养老保险的含义
又称老年保险或年金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建立养老基金,对因为年老而退出劳动领域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161、养老保险的特征与种类
特征: 1)养老保险的支付前提有特殊规定。 2)养老保险具有强制性。 3)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负担,并非全由政府承担。 4)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权利和义务 在时间上是分离的。
种类: 1)基本养老金 2)补充养老金 3)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162、养老保险金的计发方式
1) 新人新办法,即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改革方案实施后参加工作的新职工的
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 15 年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省、 自治区、直辖市或地(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 20%,个人账户养老金标准为 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 120.个人缴费不满 15 年的, 退休后不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 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支付给本人。
2) 老人老办法,即改革前参加工作的老职工的基本养老金的计发方法。统一制度实施
前已经退休的人员, 仍按照国家原来的规定发给养老金, 同时执行养老金调整办法, 即与其他离退休人员一样,享受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
3) 中人中办法,即统一制度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的职工的养老金计发办法。
个人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 15 年的人员, 按照新老办法平衡衔接、 待遇水平基本平衡等原则,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
金。过渡养老金从养老保险基金中解决。
163、机关与事业单位的退休与退职的含义
退休: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就职就业人员参加工作达到一定的年限,到规
定的退休年龄并且符合退休条件,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离开工作岗位, 根据在职时月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按月领取退休费,以维持基本生活。
干部退职:是指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又不具备退休条件的,或已达退休
年龄, 但参加工作时间不到规定要求的干部,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离开工作岗位, 享受略低于退休标准的待遇。
164、机关与事业单位的退休待遇
1) 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
满 35 年 90%,满 30 不满 35 年 85%,满 20 不满 30 年 80% ,满 10 不满 20 年 70%,
不满 10 年 50%.
2)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
比例计发。满 35 年 90%,满 30 不满 35 年 85%,满 20 不满 30 年 80%,满 10 不满20 年 70%。退职后的退职生活费,按本人退职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
例发。不满 10 年 50%,满 10 不满 20 年 60%,满 20 年 70%。
165、医疗保险的含义
是通过国家立法强制执行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是劳动者或公民在患病期间由国家制
定的医疗机构给予治疗和提供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制度。 医疗保险的医疗经费只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和用人单位、劳动者缴纳的医疗保险费。
166、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构成
统筹基金和个人医疗账户构成,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 单位缴纳的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 30%左右划入个人账户。
167、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条件
1) 用人单位及其职工按照规定缴纳医疗保险费的,职工可以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为缴纳医疗保险费的,职工不能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2) 用人单位按照有关规定申请缓缴医疗保险费的,在批准的缓缴期内,职工不停止享受本医疗保险待遇。
3) 应当缴纳而未缴纳医疗保险费的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在足额补缴医疗保险费后,职工方可继续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4) 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医疗保险费的年限累计超过 15 年的,职工退休后可以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视作缴费年限的计算,由市医保局另行规定。
168、补充医疗保险
用于单位按规定参加当地基本医疗保险,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支付的待遇以外,由职工个人负担的医药费用的适当补助,减轻参保职工医药费负担。
169、失业保险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在法定期间内给予失业保险金,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特点: 1)普遍性 2)强制性 3)互济性 4)社会化 5)水平适当 6)专款专用
170、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条件
1) 在法定劳动年龄内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即指非自愿性失业。
2) 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个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 1 年的。
3) 按照规定办妥失业登记、求职登记和失业保险登记手续,并有求职要求。
4) 具有本市城镇常住户口。
171、失业保险基金的构成
1) 城镇企业事业单位缴纳的保险费
2) 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3) 失业保险基金的利息
4) 财政补贴
5) 依法纳入失业保险基金的其他款项
172、失业保险基金的支付
1) 失业保险金(最主要的支出)
2) 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医疗补助金
3) 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失业人员的丧葬补助金和其他供养的配偶、直系亲属的抚恤金
4) 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补贴
5) 国务院规定或者批准的与失业保险有关的其他费用
173、工伤保险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 又称职业伤害保险, 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法定的特殊情形下发生意外事故, 或因职业性有害因素危险而负伤、 致残、 死亡, 对其本人或供养家属给予物质帮助或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征: 1)工伤保险责任实行无责任补偿原则。2)工伤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3)工伤保险待遇标准较高。
174、哪些情况可以认定为工伤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 在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 患职业病的。
5)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 2006 年已去除)
7)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况。
175、行政机构编制管理的含义
是指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依据法定的权限和 程序, 运用科学的原理、 原则和方法,对其所属工作部门、下级机关和失业单位的职责权限划分、职能确定、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配备所进行的审批、控制和监督等管理活动的总称。
其主体是各级机构编制委员会, 客体是纳入机构编制管理对象的各级和各类的行政机构、 所承担的职能、人员编制以及这些机构中的人员职责权限。
176、我国机构编制管理的内容和特点
内容: 1)体制管理 2)职能管理 3)机构管理 4)人员编制管理特点: 1)行政性 2)集中性 3)综合性 4)法制性
177、机构编制管理的原则
1)精简原则 2)效率原则 3)法制原则 4)系统原则 5)统一原则
178、国家机关的分类
1)国家权力机关 2)国家行政机关 3)国家审判机关 4)国家检察机关 5)国家军事机
关
179、国家机关机构管理的原则和内容
机构设置的原则: 1)职能优先原则 2)完整统一原则 3)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相适应原则 4)权责一致原则 5)精干效能原则 6)依法设置原则
机构管理内容: 1)机构的性质。是机构的根本属性,由机构的职能决定。 2)机构的名称。一般而言行政机构的名称有国务院、政府、部、委、
办、厅、司、局、处、科等。
3)机构位置。 一是机构的地理位置, 二是机构在本组织系统内的地位。
180、国家机构编制的审定权限
1) 党中央、国务院审定各级国家机关的行政编制总额;具体审批中央机关各部门的行政编制。
2) 根据中央审定的行政编制总额,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的政府分配下达所属各级国家机关的行政编制;具体审批所属各党、政、群机关的行政编制。
3) 根据省、自治区下达的行政编制总额,地(市)一级的政府分配下达所属各级国家
机关的行政编制;具体审批所属党、政、群机关的行政编制。
4) 根据地区、市或直辖市审定的行政编制总额,县、县级市、区一级政府确定本级各党、群机关的行政编制,以及所辖乡、镇、街道办事处党、政机关的行政编制。
181、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的内容
1) 职能定位。分为行政管理类、生产经营类、社会公益类。
2) 名称。一般称院、校、所、台、站、社、团、中心等。
3) 规模。主要是指单位的内部机构和工作人员数量等要素。
182、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审定权限
1) 中央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的编制总额,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直接审定。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按条件审定事业单位编制,并向地方下达各个系统专项事业编制总额和增加额。
2) 强化省级机构编制部门对本地区各级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管理职责。 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机构编制部门统一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办法,
上级机构编制部门要对下级事业编制总量和结构进行管理,根据各地实际适当上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审批权限。
3) 乡镇事业编制总量的调整,由县级机构编制部门报上一级机构编制部门审核,省级机构编制部门审批。根据实际情况,可试探试行将县(市、区)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由上一级机构编制部门审批,具体实施办法由省级机构编制部门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中央机构编制部门要加强对地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宏观指导,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事业编制的总量和结构进行调控。同时,严格控制事业单位编制的使用范围。事业编制只能用于事业单位,不得把事业编制用于党政机关,不得把事业编制与行政编制混合使用。
183、机构编制台账的定义和编制台账的制度
机构编制台账:是指机构编制主管部门用来记录各类机构编制数额、分布、构成及其调整变化的账册。
相关制度: 1)坚持列减编登记和信息库及时更新制度2)坚持定期审核和及时建户制度
3)坚持人员季度通报制度
184、机构编制统计的定义
是以机构与编制为研究对象,把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应用于机构编制统计工作的一种方法,通过各种数据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中机构、编制、人员、领导职数等方面的情况,为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组织、人事、财政、劳动等部门提供数据参考。
185、行政机构编制统计的指标
1)机构指标 2)人员编制指标 3)实有人员指标 4)行政区划指标
186、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统计的指标
1) 单位名称及单位第二名称、主管部门及类别、机构规格、成立时间及文号、编制人数及领导职数。
2) 经费形式
3) 实有人数
4) 专业技术人员
扫码登录
扫码关注“上海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即可查看余下内容
最近更新
- 上海自考06091薪酬管理知识点汇总知... 06-02
- 上海自考05967人力资源管理法律基础... 06-02
- 上海自考05966劳动政策分析知识点汇... 06-02
- 上海自考05965人才资源优化策略知识... 06-02
- 上海自考05964人事人才政策与管理实... 06-02
- 上海自考05963绩效管理知识点押题资料 06-02
- 上海自考00511档案管理学知识点押题资料 06-02
- 上海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常考知识点... 06-02
考试资讯
- 蹭流量、博眼球、诽谤他人当心违法!... 05-11
- 成人高考学历提升 07-21
- 2022年下半年上海自考退费注意事项 11-01
- 2022年下半年上海自考退费受理范围 11-01
- 2022年下半年上海自考退费受理时间及方式 11-01
- 2021年下半年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10-25
- 上海自考书城 08-17
- 【上海师范大学】2021年下半年自学考... 07-14
- 2021年下半年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 07-02
扫描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