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上海启课自考网!为考生提供上海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上海教育考试院www.shmeea.edu.cn为准。
上海自考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知识点押题资料
考试-知识点押题资料
(★机密)
心理卫生概述
第 1 节 心理卫生的内涵
一. 心理、卫生与心理卫生的定义
1. 心理, 可人为地分成心理状态、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三大部分。 心理状态是对某一时刻个体全部心理活动综合水平的描述, 反映了心理的时间性、 方向性和能动性。 心理过程是对认知活动、 情绪情感活动和意志行为活动的概括, 反映个体心理的历程性和动力性。 个性心理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部分构成, 反映了个体心理的稳定性、 独特性、 完整性及动力方向性,其中,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等;个性心理
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
2.卫生:是保卫生命、维护生机的意思。
3.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有两重含义:一是心理卫生是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另一重含义是增进人的心理健康,以维护心理健康为目标和内容的一种工作,又称“心理辅导”。
二.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
1. 自我意识良好,核心是自知和自爱;
2. 社会功能良好;
3. 良好的人际关系;
4. 积极劳动实践。
第 2 节 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一.心理卫生思想的产生
(一)心理卫生思想的渊源:
1.在西方,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提出了“体液学说”。他认为,人的体液按其比例混合不当时, 人就会感到痛苦, 而改变已经紊乱的体液状态,使人的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是维护人的健康的基本途径。
2. 柏拉图认为,形成一个健康人格的决定因素,是理性、精神以及维持生命的食欲能
力或“性爱”的协调一致。
3.在我国,管仲把善心、定心、全心、大心等作为最理想的心理状态,以此作为内心修养的标准,并提出相应的养心之术。
4.孔子在《论语》中关于心理卫生思想的阐述也极为丰富。充分认识到个体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任务有所不同。并从修身养性的角度提出诗歌、音乐对陶冶人的性情的作用。
(二)古代关于心理卫生的主要观点
1. 古代西方关于心理卫生的主要观点:
(1) 强调生理、遗传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 重视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在心理卫生中的整合作用;
(3) 重视家庭、学校教育在心理卫生中的作用;
(4) 认识到正常的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心理保健意义。
2. 中国古代的心理卫生思想
(1) 整体恒动论是中国古代心理卫生思想的理论基础;
(2) 提倡“养心之道”与“健身之术”是中国古代心理卫生思想的精髓;
(3) 关于情绪与疾病产生、治疗的关系的思想也极为丰富。
二.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1. 一种观点认为真正现代心理卫生活动是始于本世纪的美国,是由比尔斯于 1908 年 5 月成立的全世界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 “康奈狄克州心理卫生协会” 作为标志的。 比尔斯还发表了《自觉之心》 。
2. 在中国, 1917 年,北京大学哲学系首次开设了心理学课,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936 年 4 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南京成立。中间由于抗日战争和十年文革,中国心理卫生运动在困难中继续发展, 1985 年 3 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通过召开学术讨论、 举办培训班、 编辑学术刊物等形成,推动心理卫生学的研究和发展。 充分表明了中国心理卫生运动将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第 3 节 心理卫生的意义
一.心理卫生的健康意义:
1. 心理卫生对于防治心理疾病的意义:心理卫生对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障碍的预防、诊治等方面能提供一些有效、直接的帮助。
2. 心理卫生对于防治躯体疾病的意义:在改变人的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行为,减少应激性刺激,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习惯等方面,心理卫生可提供有效的帮助。
二.学校心理卫生的教育与发展意义:
1. 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校心理卫生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着特殊作用。 首先,它提供了健康或健全心理素质的内涵或标准; 其次,作为学校心理卫生工作重要形式的学校心理学、 心理卫生学的知识讲座,可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与把握人的心理全貌,在发展自己的心理素质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
2. 有效地解决中小学生发展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
(1)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需要开展心理卫生工作。
(2)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化增加了对中小学生心理的消极、不利影响。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第 1 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健康概念
1948 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并提出了 10 条健康标准:
1. 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
2. 在这方面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
3. 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 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
5. 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
6. 体重得当,身体均匀,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
7. 眼睛炯炯有神,善于观察,眼睑不发炎;
8. 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齿龈颜色正常;
9.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匀称。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了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 10 条标准: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在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基本的需要。
2.判断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坚持四个原则:
(1)确定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以心理的外部表现即行为表现为客观标准的;
(2)心理健康作为人的一种状态,与不健康的心理与行为表现是有区别;
(3)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
(4)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必须沿着三个方向加以思考。
3.健康心理的标准:
(1)认知能力发展正常,智力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一般智商达到 60 以上者属于正常;
(2) 情绪正常、健康;
(3) 意志健康;
(4) 心理与行为的协调与一致;
(5) 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及健全的个性;
(6) 人际交往正常,人际关系和谐;
(7)较强的适应能力。
第 2 节 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物学因素
一.遗传因素的影响:
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疾病中有一定地位。
二.体质因素的影响
有人认为精神分裂症多见于瘦长型; 躁狂抑郁症多见于肥胖症; 疑病症多见于力士型及发育异常型。
三.性别与年龄因素的影响
性别因素对于人的精神状态的影响较为明显地表现在女性上。 青春期因为性发育逐渐成熟, 植物神经系统不稳定、情绪易波动,在遇到一些生活事件时容易出现神经衰弱、强迫症、癔症等。
四.器质性因素的影响
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及精神障碍与感染、脑损伤、躯体疾病及某些精神活性物质有一定关系。
第 3 节 影响心理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
一.家庭环境与早期教育
家庭环境在个体心理发生、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包括
1.家庭的经济状况,及给子女所提供的教养、教育条件,
2.亲子关系;
3.父母亲的教育思想,教养、教育方式;
4.家庭成员之间心理气氛等 均会影响个体,特别是心理方面的发展方向及水平。
二.冲突、挫折及防御机制
1.心理冲突是相反的或相互排斥的冲动、欲望或趋向同时出现时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可分为趋-趋冲突、 避-避冲突和趋-避冲突。中小学生面对抉择困难时,常常处于心理冲突情境,会使个体焦虑、失望,造成内心痛苦,甚至成为精神症问题的直接原因。
2.挫折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或干扰, 以致于其动机不能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情绪状态。
3.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人应对紧张性刺激,维护康宁心理的手段,主要有:合理化、升华、幽默、否认、压抑、倒行、曲解、固执、投身、转移、隔离、补偿等。
三.生活事件与心理应激
应激 是由应激源 (紧张刺激物) 所引起的, 伴有躯体机能和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 适度的应激对人有益,过强过久的应激会影响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会威胁人的身心健康。
四.人格类型特征
一般来说, 外向型人格的人虽然情绪反应较为强烈, 但体验的深刻程度却不大, 情绪持续的时间也不太长, 恢复心理平衡较容易;内向型人格的人, 情绪反应深刻而持久,恢复心理平衡的过程较长。
学校心理辅导
第 1 节 学校心理辅导的概念与类型
一.心理辅导的内涵
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编辑的《心理学百科全书》肯定了心理辅导的两种定义模式,即教育模式和发展模式。
心理辅导是有关专业人员,以维护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为目标和内容的一项工作。
1. 心理辅导是建立在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基础上的工作。
2. 心理辅导工作是运用心理学知识、方法和技术的一种专门工作。
3. 心理辅导工作是辅导人员通过言语等手段对当事人给予指导帮助的过程。
二.学校心理辅导
从一定意义上说, 心理辅导就是学校心理辅导, 教育和发展是学校心理辅导的核心内容。学校心理辅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学校心理辅导, 即专指面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是指学校内的心理辅导人员对于前来求助的学生从心理上进行指导和帮助的活动。
三.学校心理辅导的类型和特点
学校心理辅导辅导从目标和内容上,可分为适应性辅导和发展性辅导。
适应性辅导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各个年龄阶段以及相应阶段的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
问题, 结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和行为特征, 给他们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导, 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学校心理辅导率,处理好人际关系,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更好地处理环境变化带来的各类问题, 增强对环境和自我的适应能力, 从而能够很好地解决面临的现实生活问题, 很好地完成各个时期的学习任务。
适应性辅导有几个特点:
1. 辅导的对象是身心发展正常,但带有一定的心理、行为问题学生。
2. 辅导着重处理或解决的问题,是学生的正常需要与基真实状况之间的矛盾冲突。
3. 强调教育的原则,重视辅导对象理性的作用。
4. 工作侧重于学习指导、交往指导、生活指导、升学就业指导等方面。
5. 辅导辅导伴随学生学校生涯的整个过程,关注他们的身心状况,支持和帮助他们适应各阶段的学校生活,指导他们完成各年龄段的自我发展任务。
发展性辅导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健全人格, 增强学生承受挫折、 适应环境的能力。
发展性辅导的特点为:
1. 辅导的对象是心理健康身心发展正常的学生,但在发展方面仍有潜力可挖,心理素质尚待完善;
2. 辅导所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引导学生在一个更新的层面上认识自我,开发自我潜能;
3. 强调发展的原则,即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
4. 发展性辅导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将纳入学校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实施过程中。
第 2 节 学校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
一.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
1. 学校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基本目标和任务上是一致的;
2. 学校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在职能上是互相衔接的;
3. 学校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融合在一起的、密不可分的。
二.学校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
1. 二者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同。
2. 从内容上看, 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 而心理辅导的核心问题是成长问题;
3. 从工作角色上看, 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学生双方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 是一个教导过程;心理辅导主要是一个讨论沟通的过程, 辅导人员和学生的关系基本上是相互平等的。
4. 从工作方法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采用报告、课堂讲授、个别谈话、批评表扬、提供榜样、树立典型等方法;学校心理辅导常采用心理健康教育课、会谈、心理测量、技巧训练、角色扮演、沟通分析、行为矫正等方法。
三.学校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学校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将开辟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 心理辅导工作将有效地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其有效性,增强其科学性。
第 3 节 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和内容
一.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
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一般具有几方面的特征:
(1) 目标立足点应是面向未来的;
(2) 应保证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3) 应是多层面的;
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 就是通过学校有意识地指导和帮助, 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这个基本目标可以细化为 8 个具体目标。
二.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
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 认知发展辅导;
2. 情绪稳定辅导
3. 意志优化辅导
4. 个性完善辅导
5. 学习适应辅导
6. 人际和谐辅导
7. 职业适应辅导
8. 心理障碍预防。
第 4 节 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和途径
一.原则
学校心理辅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1. 整体性原则;
2. 主体性原则: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要把学生作为辅导活动的主体。
3. 活动性原则;
4. 个别对待与面向全体相结合的原则;
5. 预防和发展相结合原则。
二.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途径
1. 开设心理辅导课, 特点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 以教学班或小组为单位, 组织学生参加专门的活动, 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在活动中对学生的认知、情感、 态度与行为等施以有目的的影响。
2.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
3. 个别心理辅导。是心理辅导的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
4.小组辅导:辅导人员所提供的帮助、 指导等针对小组成员的共性问题或共同关心的问题而展开。
第 5 节 学校心理辅导人员的专门素质要求
一.中小学校心理对辅导人员的专门素质要求有:
1. 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2. 特殊的职业道德:
(1) 全心全意为中小学生及来访者服务;
(2) 尊重中小学生及来访者;
(3) 保持适当的人际距离
3.特殊的智能结构:
(4) 较全面的知识素养与基本能力;
(5) 专门的知识与技能
4.健全的人格
辅导工作既需要辅导人员具有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价值观、职业兴趣等, 还需要自信心及坚持性、耐心、自制力等优良个性品质。
学校心理辅导的操作过程
第 1 节 心理辅导的操作步骤
一.开始阶段
“开始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有三项:
1.建立辅导关系:辅导人员与来访者必须建立起信任、真诚、接纳的辅导关系,这是心理辅导的起始点和基础。为此,要求辅导人员:
(1)初次会谈时,即向来寻求指导和帮助的学生进行简明扼要的自我介绍,也可以用微笑或一个引导学生坐下的手势等形式开始辅导;
(2)初次会谈时,辅导人员可以就辅导的性质、限度、角色、目标以及特殊关系等向对方做出解释;
(3) 对来访者要热情有礼、耐心慎重,装束整洁得体,行为举止落落大方。
(4) 建立并保持积极的辅导关系,还需要辅导人员掌握一些有用的方法,如无条件的积极尊重、准确的同情和真诚。
2.掌握来访者的资料。主要是收集与来访者有关的各种资料,通过会谈、观察、倾听、心理测验等方式,了解对方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心理问题。
3.进行分析、鉴别与诊断:
( 1) 确定心理问题的类型与性质,决定辅导的适应性;
( 2) 分析心理问题的程度,以区别对待;
( 3) 寻找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一般原因分析和深层原因分析。
二.指导与帮助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有三项:制定辅导目标、选择辅导方案和实施指导帮助。
1.制定辅导目标:制定辅导目标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
(1) 必须由辅导双方共同制定目标;
(2) 保证心理辅导的针对性;
(3) 中间目标与终极目标相统一;
(4) 心理辅导目标必须具体、可行。
2.确定辅导方案
3.实施指导与帮助
三.巩固与结束阶段
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巩固效果和追踪调查两项任务。
1.巩固效果的具体工作包括:
(1)向来访者指出其已经取得的成绩与进步,说明已基本达到既定的辅导目标;
(2) 辅导人员须与来访者一同就其心理问题和辅导过程作一回顾总结;
(3)指导来访者巩固已有的进步,并将获得的经验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逐步稳定、内化为来访者的观念、行为方式和能力。
2.追踪调查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
(1) 填写信息反馈表
(2) 约请来访者定期前来面谈;
(3) 访问他人。
3.逐渐结束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拉长两次会谈的时间;二是减少每次会谈的时间。
第二节 心理评估法
学校心理辅导中常用的心理评估法主要有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个案法等。
一.观察法
1.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来访者的言语、表情、动作、行为及日常生活等进行观察的方法。
2.常用的心理观察方法主要有:
(1) 实况详录法
(2) 时间取样法
(3) 事件取样法
(4) 轶事记录法
(5) 频率计数图示法
(6) 清单法
二.谈话法
1.谈话法是辅导员根据心理评估的目的和任务,通过与来访者面对面的交谈方式,直接收集评估资料的方法。
2.谈话法的优缺点:
优点:( 1)灵活性大;( 2)回答率高;( 3)能有效地控制调查环境;( 4)有利于深入探讨问题;( 5)所得资料真实;( 6)可解除来访者的顾虑;( 7)不受来访者的局面文字能力限制,适合于广泛的对象,包括低年龄儿童和没有文化的人;( 8)是调查方法中最亲切、最深入的方式。
缺点: (1)所需的时间长,耗费个人精力多;( 2)对谈话结果难以做出定量分析;( 3)对谈话者的资格、态度、教学、谈话技巧要求较高;( 4)易使来访者产生“警戒心理”或不愉快情绪;( 5)不适用于对那些口语表达能力差的人使用。
三.问卷法
1.问卷法是通过书面的形式,以设计的项目或问题为中介收集评估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方法。
2.问卷法的步骤:
(1) 根据目的和需要选择问卷类型。问卷一般可分为开放昔、封闭型和图画型三种。
(2) 问卷的编制:一个完整的问卷一般是由题目、指导语、问题、编码、结束语、实施情况记录等几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
(3) 问卷的评价:对问卷的评价主要包括对问卷的评价和效度的评价。
(4) 问卷的实施与处理:主要包括评估对象的选择和问卷的收集两个方面。
3.问卷法有其优点和缺点。
一.测验法
1.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工具或手段。是通过测量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分析的科学手段。
2.心理测验的特点:
(1) 具有间接性;
(2) 具有典型性;
(3) 具有系统性;
(4) 具有科学性。
3.心理测验在心理评估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具体表现为 4 点:
(1) 得用心理测验可以客观地收集到心理评估中所需的资料;
(2) 利用心理测验有利于对来访者的心理现象进行分析;
(3) 利用心理测验可以提高心理评估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4) 利用心理测验可以提高心理评估的工作效率。
4.心理测验的分类:
(1) 能力测验、人格测验和学绩测验。
按功能可分为一般能力测验和特殊能力测验。
(2)按测验对象的数量,可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两种形式。
(3) 按测验的材料,可分为文字式测验和非文字测验。
(4) 按测验的应用,可分为教育测验、职业测验和临床测验。
5.常用心理测验的内容可以分为智能测验、人格测验、情绪测验、学习测验、行为测验、心理健康测验。
6.使用心理测验的一般原则 :
(1) 正确认识心理测验;
(2) 保护测验内容,防止滥用测验;
(3) 做一名合格的测验者,维护心理测验的声誉;
(4) 根据测验的目的与对象特点,选用适宜的心理测验;
(5) 应慎重地解释与使用心理测验结果。
7.心理测验即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有关使用心理测验的一般技术有:
(1)做好测验的组织与准备;
(2) 建立与来访者间协调的关系;
(3) 标准化实施测验;
(4)全面、科学地分析心理测验结果。
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方法
第 1 节 精神分析法
精神分析法又称为心理分析法,一般以 1895 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出版的《关于歇斯底里的研究》作为心理分析正式创立的标志。
一.理论基础
1.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把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分为三部分: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2.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3.性欲学说: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以性力为动力的。性心理的发展,依次通过五个阶段:
(1)婴幼儿期性欲,包括口腔期和肛门期;大约在 1-2 岁 (2)儿童期性欲,包括恋母期和恋父期;年龄在 3-6 岁 (3)潜伏期性欲,又称少年早期;年龄在 6-12 岁 (4)青春期性欲,通过正常的性行为求得满足。
4.精神分析学说的修正
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次修正是在本世纪初,阿德勒和荣格修正的重点在于幼儿性欲学说;第二次修正在三四十年代,以沙利文、霍妮、弗洛姆、艾里克森为代表,创立了新弗洛伊德主义。
二.辅导方法
1.基本原理:精神分析法主要是把来访者所不知晓的症状产生的真正原因和意义,通过挖掘潜意识的心理过程将其招架到意识范围内, 使来访者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 便可使症状消失。
2.辅导目标:一是使潜意识意识化,使潜意识冲突表面化从而帮助来访者重新认识自己或重建人格;二是帮助来访者克服潜意识冲突。
3.辅导关系:强调辅导员隐藏的角色,以使来访者能将他们的情感投身到辅导员向上。
4.辅导过程:一般分为准备期、预备治疗期和治疗一至三期。
5.具体方法:一般采用自由联想、移情、阻抗、阐释等典型的方法和策略。
其中释梦是精神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梦的工作”包括以下六种规律:
(1)象征化: (1)象征化:用一种中性事物来象征、替代一种所忌讳的事物,以减少或引起梦中自我的痛苦或创伤。
(2)移置: 在梦中将对某个对象的情感转移和投身于另一个对象方面去。
(3)凝缩: 在梦中将内心所爱或恨的几个对象凝缩成一个形象表现出来。
(4)投射:在梦中将自己某些不好的愿望或意念投射于他人,以减轻对
自我的谴责。
(5)变形:在梦中将潜意识的欲望或意念用其他甚至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
(6)二次加工
三.贡献与局限
心理分析理论是最早发展起来的一种辅导模式, 它强调潜意识对行为的重要作用, 重视婴幼儿期心身发展的意义, 所创立的一些方法和技术都有积极的贡献。 为其后许多新的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参考。 但由于这种方法必须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咨询者施行, 需对来访者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限制了它的推广;本身潜意识的作用,过分强调婴幼儿期的发展, 特别是过分强调婴幼儿期的性经验,都使这一理论受到局限。
第 2 节 行为转变法
70 年代以来,行为转变法开始被誉为心理治疗领域的第二势力,并超过心理分析法占
据主导地位。
一.理论基础
行为主义理论是由华生在美国首先提出的。 斯金纳是当代用学习与行为理论来解释行为异常方面贡献最大的心理学家。 他们认为心理异常只不过是一种特殊学习的获得性行为, 只有根据一个人的外显行为才能确定此人是正常还是异常。
二.辅导方法
1.基本原理:行为转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行为学习理论。异常行为习惯同正常行为一样,都是学习的结果;既然人的行为习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同样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或消除。
2.辅导目标:主要目标是消除不良行为,并代之以更有效能的行为。
3.辅导关系:不重视辅导员与来访者之间的个人关系,但认为良好的辅导关系有助于辅导计划的执行,辅导员担任主动与指导的角色。
4.辅导过程:可以分为 6 个步骤。
5.具体方法:常用的辅导方法有放松法、系统脱敏法、厌恶法、暴露法、代币法、示范法、行为契约法、生物反馈法等。
三.贡献与局限
行为转变法是应用范围最广的心理辅导方法之一, 把辅导重点放在外显的特殊行为上, 有明确的辅导目标和结果, 方法源自于实证性研究, 较客观、 科学; 效果立竿见影; 操作性强。因此深受辅导员的欢迎。但它不适用于水准较高,渴望高度成长的来访者;只治标不治本,难以改变行为深层问题, 使来访者成为被操纵、 控制的对象; 辅导员只顾及来访者的细枝末
节问题,不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第 3 节 个人中心法
主要代表人物为卡尔 .罗杰斯,他于 1951 年后发表了《来访者中心治疗》一书,形成了个人中心法,被视为继心理分析法、行为转变法之后的心理辅导理论的“第三种势力”。
一.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基本的动机。 强调人的价值和意义, 强调人的独立自主的人格, 强调人体所具有的现实潜在能力; 强调人的自我实现的至高无上的动机, 强调辅导员和来访者的平等协调、 情感沟通和心理交融的关系; 强调充分调动来访者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
二.辅导方法
1. 基本原理: 个人中心法认为人的本性是好的, 辅导的中心应是最大限度地发掘来访者自身的潜能和积极能力作用,依靠自己的努力来解决心理问题。
2. 辅导目标: 基本目标是为来访者提供一个安全与信任的气氛, 在这个氛围中, 来访者通史利用辅导关系进行自我探索,能以更开放、更自信与更积极的愿望进行辅导。
3. 辅导关系:非常重视辅导关系,认为辅导员自身的特质(包括真诚、温暖、积极尊重、共情等) 决定了辅导的关系, 应使来访者能把他们在辅导过程中学到的东西转换应用到辅导之外的人际关系上。
4. 辅导过程:罗杰斯把辅导的过程分为有机联系着的 12 个步骤。
5. 具体方法: 个人中心法更多提供的是一种辅导的理论而非方法。因强调辅导态度的重要性,认为融洽的辅导关系是辅导获得进展的决定性因素, 同时提出了建立适宜的辅导气氛的三种最重要的态度:真诚、无条件的积极尊重和移情的理解。
6.贡献与局限: 个人中心法强调来访者的主观能动性, 对人采取积极乐观的看法, 注重个人的内存价值和主观体验, 强调辅导关系的重要性, 强调以辅导员的态度为中心, 这些观点都强烈冲击着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方法, 有一定的积极价值。 但个人中心法不适于处理危机中需给予某些指导性策略的来访者, 不适用于无法通过口语表达的来访者, 并且过分忽视历史因素,不在意辅导员价值观的影响。
第 4 节 认知重建法
一.理论基础
认知理论的出发在于确认思想和信念是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的原因。 认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贝克等提出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 艾利斯认为, 人生来便具有用理性信念对搞非理性信念的潜能。高度重视来访者的不良认知和思维方式,并且把自我失败行为
看成是来访者不良认知的结果。
二.辅导方法
1. 基本原理: 认知重建法的主要着眼点是来访者的认知问题, 企图通过改变来访者对自己、对他人或对事物的看法与态度改变所呈现出的心理问题。
2. 辅导目标: 主要目标是帮助来访者找出他头脑中不现实的、 不合理的错误、 扭曲的观点,并帮助他建立较为现实的认识问题的思维方法, 减少扭曲的认知所造成的情绪及行为的不良后果。
3. 辅导关系: 辅导员的中心任务是教给来访者一些自我了解与改变的方法。 辅导员更多扮演的是一位教师与指导者的角色,而来访者则处于学生或学习者的地位上。
4. 辅导过程:辅导的基本过程有 4 个阶段。
5.具体方法:运用较多的有三栏目技术、自我指导训练、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技术、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合理情绪自助量表等。
中小学生心理辅导课程的目标与方法
第 1 节 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的目标
一.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的总目标
结合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和训练, 调节中小学生的心理机能, 开发其心理潜能, 让学生懂得自我心理保健,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促使其人格健全发展和心理素质全面,,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要求。
二.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的具体目标
包括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生的自我意识方面、认知方面、情绪情感方面、意志方面、个性方面、学习方面、交往方面等方面的目标。
第 2 节 中小学生心理辅导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角色扮演法
1.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2.运用角色扮演法的原则:要遵循 4 个方面的具体原则。
3.常用角色扮演法及适用对象:
(1)相声表演 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教育活动内容可以是所有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心理训练。
(2)哑剧表演 适合于中小学各年级学生,教育内容主要适用于情感教育和交往指导。
(3)角色互换 适合于中小学各年级学生 教育内容主要适用于自我意识训练、情感教
育、个性塑造和交往指导。
(4)小品表演 适合于中、高年级学生,教育内容主要适用于自我意识、情感、个性、交往等方面训练。
二.价值观辨析法
1.价值观辨析就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 并把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 解决价值冲突, 进而按照自己较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支配自己的言行。
中小学生心理辅导课程的目标与方法
2.运用价值观辨析要遵循 3 个具体原则:教师首先必须诱发学生的态度和价值陈述;教师必须无批评地和无批判地接受学生的思想、 情感、 信念和观点; 教师必须向学生提出问题以帮助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念。
3.常用价值观辨析法及适用对象
(1)小组讨论法 较适合于中、高年级学生。教育内容适合于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态度、个性、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的教育。
(2) 两难问题法 适合于不同年级学生。教育内容适用于中小学生个性塑和品德形成等。
(3)脑力激荡法 适合于各年级学生,教育内容方面多适用于学生智力训练。
三.榜样引导法
1.教师利用中小学生的模仿特点,让他们通过榜样行为的观察,使自身受到强化,模仿榜样
的言行,从而实现受教育的目的。榜样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符号性的。
2.使用榜样引导法须遵循 5 个具体原则
3.常用的榜样引导法及适用对象:
(1)参观、访问 适合中小学各年级。教育内容适合个性塑造、美感形成,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媒体教学 适合中小学各年级。教学内容可涵盖多个方面。
4.榜样引导法的理论基础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理论。
四.行为强化法
1.行为强化法是指教师运用强化手段来巩固学生良好行为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 强化是任何有助于机体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
正强化:施加某种影响并有助于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
负强化:移去某种不利的影响并有助于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
惩罚:减少或消除某种不良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而在此行为发生后所跟随的不愉快事件。
2.运用行为强化法应遵循 4 个具体原则
3.几种常用的强化方法及适用对象:
(1)奖励 是一种正强化。可以分为社会性奖励、物质性奖励和活动性奖励。运用该方法时要注意: 奖励的行为应是具体的; 奖励的选择遵循多次奖励仍不满足为原则; 鼓励学生自我奖励。
(2)惩罚 运用惩罚时要注意:避免不适当的惩罚,如体罚或变相体罚;惩罚应有很强的
(3)强化不相容反应:把不强化那个不合社会要求的反应同强化另一个与顺应不良行为显
然对抗的合乎社会要求的反应相结合,借以消除顺应不良反应的方法。
4.行为强化法的理论基础是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中小学生的认知卫生与辅导
第 1 节 中小学生的认知卫生问题
一.发展性认知卫生问题
1.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
观察力发展的特点:(1)观察的目的性较差;
(2)观察缺乏精确性;
(3)观察缺乏顺序性;
(4)观察缺乏深刻性。
记忆力的发展特点:(1)有意记忆逐渐增强;
(2)意义记忆迅速发展;
注意力的发展特点:(1)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间注意仍起作用;
(2)注意的范围依然有限;
(3)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
(4)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
想象力的发展特点:( 1)有意想象增强;
(2)想象更富于现实性;
(3)想象的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
思维发展的特点: (1)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2)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
2.初中生认知发展特点
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1)观察的自觉性增强;
(2)观察的持久性增强;
(3)观察的精确性日益提高。
记忆力发展的特点:( 1)记忆的有意性进一步加强;
(2) 意义记忆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3)抽象记忆能力有了进一步发展。
注意力发展的特点:( 1)有意注意进一步发展;
(2)注意的稳定性不断增长;
想象力发展的特点:( 1)有意想象逐渐占主要地位;
(2) 想象日趋现实化;
(3) 创造想象日益发展。
思维发展的特点:( 1)抽象逻辑思维开始主导地位;
(2)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日益提高。
二.适应性认知卫生问题
中小学生的适应性认知问题具体表现为:
1. 过分概括化;
2. 绝对化要求;
第 2 节 中小学生认知卫生问题辅导
( 中小学生的认知卫生与辅导 )
一.发展性认知卫生问题辅导
1.记忆力训练
(1)保持信心;
(2)集中注意力;
(3)理解后记忆;
(4)探寻规律;
(5)运用联想;
(6)多种感官参与;
(7)不断复习;
(8)掌握记忆方法:第一 形象记忆法;第二 歌诀记忆法;第三 联想记忆法;第四 情感记忆法。
2.注意力训练
(1)明确学习目标;
(2)学会积极暗示;
(3)建立学习兴趣;
(4)外化心理负担;
(5)保证身体健康 : 消除疲劳的方法有默语、自言自语、横卧、与别人谈天或站起来走动等。其中横卧效果最好。
(6)避免单调;
(7)选择适宜的学习环境;
(8)合理运用“代替法”:代替法是指在处理重要而复杂的学习内容时,先用已经熟悉和做惯了方法或为消除杂念,待精神逐渐集中后,再回过头来做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
(9)适当运用“渐进注意法”:从 5 分钟入手,训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3.思维训练
(1)改变听课方式;
(2)作业中要有思考的内容;
(3)要有丰富的知识;
(4)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适应性认知卫生问题辅导
1. 过分概括
(1)症状:认为“人应该得到自己生活中每一位对自己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
(2)辅导要点:这是一个无法达到的目标。每个人 其存在的价值,别人的评价也必然存在褒贬的不同, 更何况我们无法要求别人没有误会和偏见, 大可不必因为别人的非议而伤心失意。 人应该关注别人的评价, 但这种关注是为了从中吸取对自己的发展有益的东西, 因此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对我们都是有用的。 人更需要关注自己“应该怎么去做”,应该把精力和时间用在考虑怎么尽力做得更好、用在积极实在的行动上。
2.追求完美
(1)症状表现:认为“一个人应该能力十足,在各方面都有成就。”
(2)辅导要点: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要求。事实上没有人能在各方面都能力十足,成就卓著。一个人要求事事非成功不可,一定得胜过别人,是非理性的。“有所得,必有所失”,
人不可能万事顺利,失败在所难免,人也不可能面面俱全,事事比人强。
3.虚拟陈述
(1)症状表现: 认为“事情应该按自己喜欢和期望的去发展, 否则便是很糟糕, 很可怕的。 ” (2)辅导要点:客观事物的发有其规律性,它不以人的意志和愿望为转移。主观要求事物这样或那样发展, 否则就闷闷不乐甚至暴跳如雷, 这是不明智的。 理性的做法是自觉地认识规律,按规律办事,当事情有可能改善时努力改善它,不能改善时则理智地去接受事实。
4.过分担忧
(1)症状表现:“危险或可怕的事情随时发生。”
(2)辅导要点:人要预防“万一“,但不要把”万一“变成”一万“。它会使人变得谨小慎微、不敢作为、不思进取。理性的人总是既有充分的准备,包括心理准备,又保持积极乐
观的,既考虑各种不利情况,又不固步自封。
5.无法控制
(1) 症状表现:认为“不愉快的情绪是由外界引起的,因此我无法控制这种情绪。“
(2) 辅导要点:事实上人的情绪大部分是由自己的知觉、想法和评价引起的,人应该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理智的人总是会对 情绪负责,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6.走极端
(1) 症状表现:认为“对有金鼓齐鸣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和制裁。”
(2) 辅导要点:每个人都难免犯错误。对有错误的人不加分析,一味给予严厉的惩罚是缺乏理性的。人犯错误有各种在,错误有大有小,有性质的不同,犯了错误也不等于不可救药。对待同学、同志的错误,明智的想法是: “他犯了错误,我不能他,要帮助他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所以,在人际交往中,看见错误,大可不必一心想着如何去惩治。即便是必要的处罚、制裁也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帮助人、教育人的手段。理性的人际交往态度是宽容待人、以诚待人。
7.不敢面对
(1) 症状表现:认为“逃避困难、挑战与责任,要比面对它们容易得多。”
(2) 辅导要点:逃避可以带来片刻的轻松,却不能获得长久的安宁,而且还会带来更多的困扰,造成更大的人。 逃避只会 人变得胆怯, 而且永远得不到行动的经验和成功的机会。理性的人是现实和积极的, 首先能够直接面对困难、 挑战和责任。 并且总是全力以赴地战胜困难、迎接挑战、承担责任。
8.过分依赖
(1) 症状表现:认为“人应该依赖他人,并且依赖比自己强的人。“
(2) 辅导要点: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又相互独立。只强调独立而拒绝别人的帮助并不可取, 但过于依赖别人则更不应该。 太依赖别人的结果是:自己不会处理问题,不敢做决定, 没有自信心, 缺乏安全感。离开别人的帮助就一筹莫展。明智之举应是争取外援但不依附外援;信赖别人但不依赖别人。
9.无法改变
(1) 症状表现:认为“一个人往往被历史所决定,因此一切都是无法改变的”
(2) 辅导要点:过去的经历对现在固然有影响,但并不能主宰人的未来。过去的消极影响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 因此,理性的人往往更注重对现实, 他们总是以积极的姿态去改变现实,他们不抱怨过去而是着眼未来,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创造明天。
10.绝对化
(1) 症状表现:认为“任何问题都能够而且应该有正确、完美的答案。”
(2)辅导要点: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并不存在完美或绝对的事。 企求绝对和完美是不实际、不明智的。 会使人忽视甚至放弃那些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从而丧失成功的机会。我们需要学会进行软性思考, 而不仅仅使用一种把事物看成非黑即白、 非此即彼的硬性思考。理性的人面对问题时总是高潮寻找各种可能的答案, 利用其中相对好的或尽可能利多弊少的,而不幻想去追求完美。
中小学生情绪卫生与辅导
第 1 节 中小学生的情绪卫生问题
一.发展性情绪卫生问题
1. 小学生情绪发展特点
(1)情绪内容日益丰富;
(2)情绪体验日益深刻;
(3)情绪日益稳定、可控性增强;
(4)高级情感逐渐发展。包括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的发展。
2.初中生的情绪发展特点
(1) 情绪活动的丰富性;
(2) 情绪体验的冲动性;
(3) 情绪活动的心境化;
(4)情绪变化的两极性:第一,复杂和简单共存; 第二,强与弱共存;第三,波动和稳定共存;
第四,微妙的隐蔽性。
二.适应性情绪卫生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生活节奏的回忆, 由于长期激烈的学习竞争、 复杂的人际关系, 来自家庭的各种压力等,往往导致一些中小学生的情绪处于不良状态下,表现为紧张、焦虑、愤怒、抑郁、悲观等适应性情绪卫生问题。刘晓明 1997 年调查表明,中小学教师认为,小学生在情绪方面存在问题的大致占 10%,在情绪方面存在问题的中学生大致也占 10%。
第 2 节 中小学生情绪卫生问题辅导
一.发展性情绪卫生问题辅导
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关键在于掌握情绪自我调节的方法, 一方面, 努力培养起积极的情绪状态;另一方面,则尽是把消极的情绪状态引导和调节到积极的方面来。
1.做情绪健康的人情绪健康的人需具有 15 个共同的行为特点
2.学会自我赞美
3.自主训练法:自主训练法是德国柏林大学教授舒尔兹发现的一种方法。他的一条基本原理是“每个人都可以控制自己”。这种方法的步骤大致有 3 步:
( 1)静坐在椅子上,把北部轻轻地靠在椅子背上,头摆正,稍稍前倾,两眼正视前方,两手在大腿上,两脚摆放在与肩同宽,全脚掌落地,脚心紧紧贴住地面。
( 2) 两眼轻轻闭合,慢慢地深呼吸三次,静下心来,扣除杂念,把注意力放在两手和两腿边缘部分,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到手心。心里默念:“静下心来,静下心来,两手暖和起来了。”
( 3)逐渐将意念导向脚心,重复上述动作,脚心处也会感到暖和。等两只手,两只脚都真的产生温暖感觉后,身体就会有一种飘然的感觉,此时头部也会感到很清爽。
这种方法关键要做到持之以恒,使之更加熟练。
4.合理宣泄法:以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不破坏社会道德生活的方式,把心理上积存的郁闷统统打发出来。可以直接宣泄也可以间接宣泄。
5.呼吸调节法:通过深呼吸,使波动的情绪及时稳定下来。
6.表情调节法:通过改变外部表情而相应改变内部的情绪。
二.适应性情绪卫生问题辅导
1.沮丧
(1)表现:灰心丧气、长吁短叹、慨叹命运的不公和时运的不济;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整天无精打采,封闭自己,自信心下降,疏于与外界沟通,孤寂、悲观,不能正确面对现实。
(2)辅导要点:①加强锻炼;②忙而不乱的生活锻炼固然非常重要,其实许多活动都能预防沮丧;
③增进社交技能;④思想乐观;⑤突出自己的优势;⑥不背失败包袱;⑦增加愉快想象;⑧语言暗示诱导;⑨乐于助人;⑩扑进大自然。
2. 消沉
(1)表现:情绪明显低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心情烦躁,悲观、忧郁,有时还伴有生理
上的反应。
(2)辅导要点:①寻找生活的目标;②增加与外界的交往;③忘记过去的挫折;④学会看
事物的积极面;⑤多增加愉快的生活经验。
3.急躁
辅导要点:( 1)加强计划性;
( 2) 事前做到自我暗示;
( 3) 加强素质训练;
( 4) 急躁时切记做到始终如一。
4.冷漠
辅导要点:( 1)多交流;
(2)接触大自然;
(3)欣赏艺术;
(4)原感疗法:这是让人们接触到冷漠的点所造成的情感体验,通过或惊恐、
痛苦,使压抑的情绪得到解放,从而在
心理上得到某种程度的治疗的一种方法。
(5)幽隔疗法:在尽可能减少外界刺激的情况下,让心理活动轻松而不约束地
自由进行。隔绝与外界的一切接触,使一
个冷漠的人把压抑在内心的矛盾释放出来, 并进一步地认识自我和理
解他人,激发交际需求,从而消除冷漠。
5.愤怒
辅导要点:( 1)情境转移法
(2)理智控制法
(3)评价推迟法
(4)目标升华法
6.嫉妒
辅导要点:( 1)要善于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2)要走出自我狭隘的小圈子,做个聪明人;
(3)要建立起自我丰富的内涵。
7.厌倦
( 1)表现:对整个世界感到不满或厌烦,想自杀,什么事都不想做;不理解生活是什么,对生
活的意义感到迷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失去自我同一感,莫名地焦虑、矛盾和情绪消沉。
( 2)辅导要点:①帮助其认识到厌倦是许多处在青春期的朋友们都会不同程度产生的情绪,这
是人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 ②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情绪发泄方式; ③学会准确地表
达自己的感受, 有效地寻求帮助;④培养自己辩证思维的习惯,学会在任何情境中、任何心
境下努力寻找有利因素。
8. 忧愁
9. 抑郁
( 1)表现:少言寡语、孤独沉默、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忧心忡忡,对一切事物都缺乏
兴趣和参与的动力, 对未来感到迷惘,失去信心, 遇事总往坏处想,认为自己是不幸的人和
不受欢迎的人。
( 2)辅导要点:①主动寻求他人帮助;②学会达观;③淡泊名利;④助人为乐;⑤建立
心理防御机制;⑥体育疗法;⑦仪表保持整洁、增强自信心。
10.情绪不稳定
( 1)表现:不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常受不良情绪所左右,大喜大怒、大悲、急躁;做事不分青红皂白、不顾及后果;自卑、孤独、灰心;学习、工作效率下降。
( 2)辅导要点:①将不良情绪的能量发泄出去;②理智地消解不良情绪;③将不良情绪遗忘或转移掉;④采取自我鼓励法、语言暗示法、请人引导法、环境调节法等具体方法。
中小学生个性卫生与辅导
第 1 节 中小学生的个性卫生问题
个性是一个人对待现实的稳固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独特结合。
中小学生的个性卫生问题主要包括发展性问题和适应性卫生问题。
一.发展性个性卫生问题
( 一) 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具体表现为自我意识的水平不断提高, 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逐渐增强,自觉纪律和群体意识不断发展等。
1.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趋势是:第一,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自我意识发展处于上
升时期,一年级到二年级的上升幅度最大,是上升期中的主要发展时期;第二,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之间, 自我意识发展呈平衡阶段,延续间无显著差异;第三, 小学五年级至六年级间,自我意识戏处于第二个上升期,随着儿童抽象思维的不断发展,自我意识更加深刻。
(2)自我评价的发展具体表现为: A、从顺从他人的评价发展到有独立见解的自我评价,且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不断增高; B、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 C、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自我评价处于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在世界发展的过程中; D、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步增强
第 2 节 中小学生个性卫生问题辅导
中小学生个性卫生与辅导
良好的个性是心理健康的标准。健康个性的标准是:
1.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
2.有强烈的求知欲,虚心好学,能不断地增长知识,情趣广泛;
3.思想活跃、敏捷,勇于创新;面对困难、挫折无所畏惧,并善于战胜困难,避免挫折;
4.对待生活充满希望和热情,敢于面对现实,注意实际;不忧郁、悲观和自寻烦恼;
5.善于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够把握分寸,不失理智;
6.办事果断,勇于承担责任,独立自主,稳重谨慎,不盲目冒进;
7.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明辨是非,言行一致,坚持原则;
8.与人为善,富于同情心,能体谅别人的感情,待人宽容豁达,不抱偏见。
一.发展性个性卫生问题辅导
发展性个性卫生问题辅导,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他人和环境。
(一) 正确看待自己
1.接受自己;
2.以发展为动力;
3.不要完全以“我”为核心;
4.不要自悲自怜;
5.不要伤害自己。
(二) 正确看待他人
1.喜欢他人;
2.容忍他人的观点;
3.重视他人;
4.不要总想支配他人;
5.不要依赖他人;
6.借鉴他人的看法。
(三) 正确看待环境
1.热爱生活;
2.世界并不是黑白分明的;
3.体验逆境与失败;
4.适应环境;
5.珍惜现在。
二.适应性个性卫生问题辅导
(一)拖延
1.表现:拖延的个性问题有许多表现,总的来说是对事情怀有畏难情绪,消极办事,对事情总是一拖再拖,或敷衍了事,不求进取。
2.辅导要点:( 1)端正认识,悦纳自我;
(2)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3)弃旧图新,勇于创造;
(4)磨炼意志,迎难而上;
(5)与人为善,满怀热情;
(6)热爱学习、工作;
(7)改变环境,激发好奇;
(8)自我监督,及时纠正。
(二)固执
1.表现:不听劝阻,认死理,爱钻牛角尖,不承认错误,易和他人陷入激烈的争辩中,总认为自己是对的。
2.严重固执的原因:
(1) 放任的家庭教育;
(2) 受父母的影响;
(3) 过去经历;
(4) 过分自卑;
(5) 对抗。
3.辅导要点:
(1) 认识固执的本质:固执的本质其实就是两个:一个是就认为自己对;另一个是怕没面子,失去自尊。
(2) 欢迎不同意见;
(3) 学会角色互换;
(4) 找自己信得过的老师、朋友,征求他们的意见
(三)对抗
1.表现:有对抗倾向的学生,往往对教师、同学、朋友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周围的人都在轻视自己、伤害自己、与自己作对,因此极为不满。他们轻则不听劝阻,重则报复、 破坏。在家里则一切以自己为中心,方能平安无事。对抗的性格缺陷如果不及时矫正,容易发展成人格障碍。
2.对抗产生的原因:
(1)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2) 家长、教师不懂得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不理解他们的需要,不能正确地对待他们所犯的
错误,处理方式简单,容易使矛盾和冲突激化起来;
(3) 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特点,使他们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自己的对抗行为是
一种英雄行为;
(4) 自尊心过强;
(5) 不良认知。
3.辅导要点
(1) 纠正不良认知;
(2) 自尊要恰到好处;
(3) 行为重塑。
(四)怯懦
1.表现:胆小怕事,遇事好退缩,容易屈从他人,甚至逆来顺受,无反抗精神;进取心差,意志薄弱,害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惊慌失措;感情脆弱、经不住挫折与失败。
2.辅导要点:
(1) 借助气势激励自己;
(2) 勇于行动;
(3) 敢于面对失败;
(4) 显示你的力量。
(五) 孤僻
1.表现:不愿与他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厌烦、鄙视或戒备的心理。
2.产生的原因:
(1) 家庭环境:父母的管教非打即骂,或是在不健全的家庭中长大,都会使子女产生恐惧心理或有严重的心理自卑;
(2) 严重的心理创伤:如最亲近的人突然去世,不能及时得到舒缓或帮助,也容易形成这种
心理;
(3) 身染疾病,或身有残疾,常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甚至遭人嘲笑、欺侮;
(4) 人际交往中受到挫折,因而心灰意冷,久而久之形成了孤僻的个性。
3.辅导要点:
(1) 主动与人交往;
(2) 深交几个朋友;
(3) 多参加活动;
(4) 主动关心别人。
(六)依赖
1.表现:依赖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长期不正常的依赖关系会使用权依赖者心理发育停滞甚至倒退,生活自理能力差,缺乏自信,不能承担成人角色。
2.辅导要点:
(1) 寻找导致自己依赖的原因;
(2) 独立自主解决困难;
(3) 制定计划循序渐进,培养自理能力。
(七)自负
1.表现:自视过高,认为别人都比不上自己,总爱抬高自己贬低别人,当别人取得成绩时极力打击、排斥别人;只考虑自己,不关心他人,总想让别人都围着自己转。
2.产生的原因:
(1) 不当的家庭教育;
(2) 生活中的一帆风顺
(3) 片面的自我认识;
(4) 自居作用即把家庭、父母的优越当作自己的一部分。
3.辅导要点:
(1) 勇于承认自己自负;
(2) 挖掘自负产生的根源;
(3) 采取具体措施。
(八)自卑
1.表现:总感觉自己的能力、才智不如别人,做什么事都缺乏信心,一旦学习成绩不好或下降, 则处处贬低自己, 孤立自己, 不愿与人交往; 情绪低落、 忧郁, 还伴有焦虑、 失眠等。
2.辅导要点:
(1) 必须明确意识到自己在什么地方自卑,然后找出原由;
(2) 重新认识自卑,认清自卑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 自卑补偿法;
(4) 升华法;
(5) 欣赏自我形象;
(6) 调整理想的自我;
(7) 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8) 培养坚强的意志,不怕困难,不怕失败;
(9) 自我鼓励,自我暗示。
(九)压抑
1.表现: 人受到挫折后,不是将变化的思想、情感释放出来,转移出去,而是将它压抑在心里。压抑具有内指性、消沉性、潜意识性。
2.辅导要点:
(1) 正确看待自己;
(2) 不要怨天尤人;
(3) 圣贤名人的启示;
(4) 同充满精力和生气的人在一起;
(5) 积极做些富有建设性的工作;
(6) 尽力实现自己的愿望;
(7) 尽可能过有规律的生活。
(十)狭隘
1.表现:受到一点委屈或碰到一点很小的失意便斤斤计较、耿耿于怀。有狭隘性格的人感情脆弱,意志薄弱,办事刻板,有时发展到吝啬、自我封闭的程度。
2.辅导要点:
(1) 充实知识;
(2) 主动矫枉;
(3) 待人以宽。
(十一)偏执
1.表现: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嫉妒;同时很自卑,总是过多或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不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总认为他人存心不良。
2.辅导要点:
(1) 认知提高法;
(2) 交友训练法;
(3) 消除不良认知;
(4) 敌意纠正训练法。
(十二)猜疑
1.表现:极度的神经过敏,遇事好疑神疑鬼;似乎总感到自己一定是他人注意的中心人物,相信他人总是在议论自己, 别人好像在做不利于自己的事; 有的部认为自己得了什么病。
2.辅导要点:
(1) 向朋友求助;
(2) 保持头脑冷静;
(3) 注意调查研究;
(4) 及时开诚布公;
(5) 坚持待人以宽。
(十三)偏执型人格障碍
1.表现:主要特点是思想、行为固执;敏感多疑,心胸狭隘;自我评价过高,不接受批评;情感不稳,易冲动和诡辩,富有挑战和攻击行为。
2.辅导要点:
(1) 敌意纠正训练法;
(2) 认知改造法。
(十四)癔症型人格障碍
1.表现:癔症型人格又称歇斯底里人格或戏剧型人格;他们总想博得他人的注意、赞许,喜欢自我炫耀, 言语表情动作过分夸张、 做作,为了引人注意,不惜损害身体和不顾个人尊严;反过来,当他们占了注意中心时,便会伤痛难过,立刻萎靡不振。
2.辅导要点:
(1) 自我调整法;
(2) 暗示法;
(3) 升华法。
(十五)攻击型人格障碍
1.表现:又称爆发型人格;情绪高度不稳定,极易产生兴奋和冲动,办事处世鲁莽,缺乏自制和自控能力,稍有不顺便大打出手,不计后果。
2.辅导要点:
(1) 注意转移法;
(2) 补偿升华法。
中小学生学习卫生与辅导
第 1 节 中小学生的学习卫生问题
(一)发展性学习卫生问题
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掌握学习策略,学会策略性地学习。包括获取知识的技能和调控心理状态的技能,过程有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评价五大环节,相应地要求学生掌握记忆技能、理解技能、 提取和应用知识的技能; 还要掌握增强自信心的技能、 调节学习情绪和防止学习疲劳的技能。
(二)适应性学习卫生问题
1.学习兴趣:目前有近五分之一的学生对学习完全不感兴趣,存在着厌学的不良情绪。
2.学习习惯:存在着学习负担过重、考试问题的困扰、注意力不稳定等问题。
还有如意志力薄弱、注意力不集中、考试焦虑等问题。
第 2 节 中小学生学习卫生问题辅导
一.发展性学习卫生问题辅导
(一)优化学习过程
1.预习
(1) 选择好预习的时间;
(2) 迅速浏览一遍即将学习的新教材;
(3) 带着问题,边思考边读第二遍;
(4) 边预习边做好预习笔记;
(5) 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采用不同的预习策略。
2.听课:听课是学生是获取知识的最主要环节。
(1) 课前准备要充分;
(2) 要抓住听课的重点;
(3) 要以理解为主,眼耳手脑齐动员;
(4) 要敢于主动地发言和提问;
中小学生学习卫生与辅导
(5) 要适应教师的教学特点;
(6) 要学会记课堂笔记。
3.复习:复习是对已学过的知识的温习、巩固、系统和延伸,它是一个系统提高的过程。常用的复习方法有:( 1)尝试回忆法;( 2)要点法;( 3)比较法;( 4)概括法。
4.作业:
做好作业的科学方法包括:
(1) 先复习后做作业;
(2) 仔细审题;
(3) 独立做题;
(4) 检验修改。
5.评价:学习评价具有反馈的功能,发放回来的作业和试卷、习题均是我们对自己学习活动进行评价的信息来源。
(1) 学会使用“错题本”
(2) 标记作业。
(二)调控心理状态
1.增强学习信心
(1) 正确看待考试成绩
(2) 善于发掘自己的长处;
(3) 给自己以积极的暗示;
2.调节学习情绪:自我暗示是调节情绪的一种有效手段。
3.预防学习疲劳
(1) 形象练习法;
(2) 精神松弛法;
4.调整应试心理:
(1) 预想考试过程;
(2) 自信训练
二.适应性学习卫生问题辅导
(一)考试怯场
1.表现:临考情绪紧张、面红耳赤,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心神不定,紧锁眉头。试卷一发下来,双手颤抖,脑中一片空白,出现感知觉障碍,思维混乱,不能正常分析、归纳、推理。
2.辅导要点:
(1) 考前做好准备,加强各科技能的训练和基础知识学习,适应考题变化的形式;
(2) 培养自信心,充分估计自己的才能与知识;
(3) 讲究考试方法,由易到难。
(4) 适应紧张,克服情绪大起大落。
(5) 考前做些放松训练。
(二)注意力分散
1.表现:越是想学习的时候,越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头脑被一些莫名其妙的怪念头占
据着,无法摆脱。这种情况长久出现,影响学习效率和成绩。
2.辅导要点:
(1) 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2) 学会自我减压;
(3) 做些放松训练;
(4) 使用适当的方法。
(三)学习疲劳
1.表现:感到精神疲乏,心里烦躁,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降低,进度减慢甚至停滞。
2.辅导要点:
(1) 预防疲劳;
(2)学会精神愉快地学习;
(3) 用身体的运动缓解大脑的疲劳;
(四)意志薄弱
1.表现:不能按时完成当天的任务,在学习中碰到困难时或者垂头丧气、或者一蹶不振,不能刻苦努力,经常立志,经常下决心,但是遇到情绪不好时,或是遇到挫折时,什么也不愿学。
2.辅导要点:
(1) 制定目标和计划;
(2) 从小事做起;
(3) 坚持体育锻炼;
(4) 时刻提醒自己“千万别松懈”、“咬咬牙,坚持下去”“决不能半途而废”等。
(五)马虎
1.表现:本来不该错的题却答错了,本来不该看的题目却看错了,本来龙去脉该丢题却少答
了一道题,本来不该交错作业却交错了。粗心大意,马虎成了习惯。
2.辅导要点:
(1) 了解自己马虎的原因,找出症结所在;
(2) 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当做完作业或答完卷子的时候,要在心里反复提醒自己。
(3) 当自己每犯一次马虎错误,就给自己一次惩罚,或用纸记下马虎的原因;
(4) 在日常生活中,从不事做起,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每一天,力争把每一件事做好。
(六)学习方法不当
1.表现:有的同学很刻苦、很勤奋,但成绩却不好;读死书,背死书,花了很多时间学习,但考试成绩却不理想;大搞题海战术,却不去分析、综合,结果身心疲劳,思维停顿。
2.辅导要点:
(1) 根据个性特点选择学习方法;
(2) 根据思维的状态选择学习方法;
(3) 根据记忆特点选择学习方法;
(4) 根据不同学科选择学习方法;
(5) 根据学习目的来选择学习方法;
(6) 根据学期的阶段性来选择学习方法;
(7) 根据教师的讲课特点来选择学习方法。
中小学生交往卫生与辅导
第 1 节 中小学生交往卫生问题
中小学生交往卫生问题包括发展性交往卫生问题和适应性交往问题。
一.发展性交往卫生问题
(一) 小学生的交往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交往特点主要表现在从对师长的依赖向自主发展, 从对成人权威的完全信服到开始表现富有批判性的怀疑和思考。 在小学阶段, 具有平等关系的同伴交往日益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学校,儿童交往的主要对象是教师和同伴。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教师充满崇拜和敬畏, 对教师绝对服从; 到小学三年级, 学生已不再无条件服从、 信任教师, 学会根据自己的标准来评判教师。 小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中的情感成分占较大的比重。同伴交往是儿童形成个性、 形成价值与态度的重要形式, 小学儿童同伴交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开始建立友谊关系, 9-11 岁的儿童强调相互同情和帮助是朋友的重要特征,同伴友谊呈现趋上性的特点。
(二)初中生交往的特点
中学生的交往同样表现在同伴、老师、亲子三方面。
中学阶段的友谊表现出了自身的明显特点:
1.稳定性:中学阶段的友谊具有一定的方向性、目的性。
2.亲密性
3.矛盾性。
对父母, 中学生已不再是单纯的依恋, 他们有自己的独特的交往方式; 对于教师他们有了更多的要求,希望形成和谐、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适应性交往卫生问题
从对中小学教师及学生的调查中(刘晓明, 1997 年)可以看出,小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比较明显, 特别是在自我中心、 不遵守集体规则上的问题比较突出; 中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也比较明显,特别是在自我中心,不遵守集体规则上的问题比较严重。
第 2 节 中小学生交往卫生问题辅导
一.发展性交往卫生问题辅导
认知、 情感和行为是人际关系三个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的有机体。 认知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情感则是人际交往的重要调节因素,行为是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
(一)认识交往的功能
1.信息交流功能;
2.提高学习、工作效率;
3.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4.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
5.人际交往是获得知识的手段;
6.人际交往对群体有协调能力。
(二)把握交往原则
1.平等的原则
2.尊重的原则
3.真诚的原则
4.互利互助的原则
5.信用原则
6.宽容原则。
(三)学会保持友谊
1.珍视友情
2.运用正确的交往方式;
3.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
其中,影响人际关系的最积极个性品质内容有: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性、可信、智慧、可信赖、有思想、体贴、热情、善良、友好、快乐、不自私、幽默、自责、开朗、信任。
4.改变不良的交往行为
二.适应性交往卫生问题辅导
(一)异性交往紧张
1.表现:随着青春期的来临,少男少女在生理和心理上表现出了极大的变化,开始表现出对异性的倾慕与向往;但有一些学生在和异性同学讲话时,总是感受到不好意思, 心慌,有时会紧张得连话都说错。 严重者不敢与异性目光接触, 更不敢与异性交谈, 即使与异性交谈,也会面红耳赤,言语不清。
2.辅导要点:
(1) 端正认识。这种在同龄异性面前所表现出的羞涩和不安,是每个人在心理发展上所必经的一个阶段—性疏远期。
(2) 端正态度。要把异性间的接触看成是生活中的政党接触,是工作和学习的需要,是增进友谊和团结的需要,也是探求人生真谛、实现社会化和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
(3) 讲究方式:要从心理上把异性同学当做自己的兄弟或亲人来看待。在与对方商量事情、讨论问题时,要力求做到自然亲切、诚恳大方。
(4) 自我暗示。
(5) 系统脱敏法。这是治疗异性交往紧张最经典的方法。
(6) 完成行为作业。实地适应训练,只要作业及格,就能帮助克服与异性交往时的紧张心理。
(二)师生交往困难
1.表现:不轻易向老师袒露内心世界,不主动接触老师,对老师的话不予理睬,产生失望心理,对抗情绪,感情淡漠。
2.师生交往困难的辅导要点:
(1) 要真正理解信任老师
(2) 培养尊师的真挚感情
(3) 调整自己的心理结构
(三) 亲子交往困难的辅导要点:
1.了解亲子交往困难形成的原因
2.承认代沟的存在,而不要回避,及时进行沟通
3.意见融合
4.在相互沟通的时候,每一方都应多从对方的立场和观点去设想
(四)孤独的辅导要点:
1.走出自我的小天地,超出封闭的世界
2.客观地对待自己,正确地认识自己
3.要学会给予爱和接受爱
4.为别人做点什么
5.享受自然
(五)羞怯的辅导要点:
1.了解羞怯的原因
2.提高社交的技巧
(六)自我中心的辅导要点:
1.了解自我中心产生的原因
2.要认识到“自我中心”是一种不成熟的心理特征
3.在社会上要做个对他人负责的人
(七)自私的辅导要点:
1.了解产生自私的原因
2.交友法
3.认知改良法
4.行为疗法
(八)从众
1.表现:从众心理简单地说就是做事之前先想到别人会如何想、如何做,然后再按照大多数人的做法去做。
2.从众的辅导要点:
(1) 思想上做好准备
(2) 改变认识
(3) 养成独立思考、有主见的品质
(4) 敢于尝试
(九)害羞
1.表现:害羞是一种在别人面前感到紧张不安、面红耳赤,从而导致个体不能清楚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阻碍了人际间的正常交往的现象。
2.害羞的辅导要点:
(1) 建立自信
(2) 摆脱过分的自我关注
(3) 注重培养社交能力
中小学生青春期心理卫生与辅导
第 1 节 中小学生青春期心理卫生问题
中小学生的青春期心理卫生问题主要包括发展性卫生问题和适应性卫生问题。
一.青春期发展性心理卫生问题
(一) 青春期的身体发育特点
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身体外形的改变、内脏机能的健全和性生理发育的成熟。
(二)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1.从认识能力的发展看,感觉的精确性有了较大的提高
2.从情感的发展看,青春期最大的变化是从儿童期依恋父母的感情转向去仿造朋友
的感情,因而出现了父母与子女情感冷淡甚至子女表现脱离家庭的倾向。
3.从社会性的发展看,青春期正是从家庭转入社会的历程。
4.从性心理的变化看,青春期心理的变化是以性意识的变化为代表的。
5.对性知识的好奇。
二.青春期适应性心理卫生问题
性成熟带来的性紧张和性压力也是中学生烦躁不安情绪产生和持续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 2 节 青春期心理卫生问题辅导
( 中小学生青春期心理卫生与辅导 )
中小学生青春期心理卫生与辅导
一.青春期发展性心理卫生问题辅导
(一) 认识青春期的身体发育
青春期的身体发育包括形态发育、机能发育和性发育等几个方面。
(二) 认识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的特点。
(三) 认识青春期两性心理差异
男孩在生理和心理的发育速度上要比女孩慢。 一般来说, 姑娘对待小伙子对待姑娘更从容些。在交往中小伙子喜欢选择同龄姑娘,而大多数姑娘则喜欢选择比自己年长的男性。男孩的爱好和兴趣往往是比较遥远的事物现象, 而女孩从幼年起其注意中心就集中在人和日常生活上面。男孩和女孩在对待同学和老师的态度方面没有根本差别。
二.青春期适应性心理卫生问题辅导
(一) 性冲动
表现为每当看见自己喜欢的异性时,则表现呼吸加快,心跳,并有想亲近的念头,并想象与异性相互拥抱,亲昵。
辅导要点: 1.创设两性交往的环境,进行正常交往
2.转移注意力
3.当一有性冲动时,可以用橡皮盘套在手腕上,使劲拉,直到疼痛为止
4.大方的与异性交往,多看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书籍,树立远大理想,把学习放在首位,努力进取。
(二) 同性恋
表现:同性恋有强烈的性欲或性爱感情,对异性不感兴趣。 看见自己喜欢的同性,则
会产生恋爱的感觉,并且出现性结合的欲望。
辅导要点:
1.同性恋的主要问题是对异性恋爱出现了故障,进而选择同性伴侣为性兴趣的对
象。
2.辅导的指导方针为解决、处理其对异性恋爱的障碍,将性的对象转向异性,放
弃对同性的恋爱倾向。
3.培养对异性美的欣赏能力。
4.可由心理医师做精神分析,找出在性心理发展过程中是哪些因素使其心态走上
异途,从而领悟到其荒谬和幼稚。
5.采用行为治疗中的“橡皮疗效法”
6.服用一定的激素药物,使体内性激素水平平衡。
7.帮助其加强自我调控
8.采用厌恶疗法:即每当看到同性健美的图像或影片时,就给予相应的恶心和呕
吐刺激。
(三) 遗精困惑
进入青春期后,许多青少年朋友,面对第一次遗精,常感惶惑,有的认为会伤害身体,危及脑功能的健康,还有的少男以为自己得了病而暗暗着急。
(四) 性焦虑
辅导要点:
1.学点性心理和性生理知识,建立对性的科学认识和科学态度。
2.通过参加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活动,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和健康高尚的
业余生活中,降低对性特征的关注。
3.采取松弛训练法每天进行练习,可以缓解焦虑,使内心平静,生活充满活力。
(五) 手淫
手淫是最典型的青春期自慰行为。
辅导要点: 1.必须端正态度,避免不必要的性刺激;
2.不要为手淫创造条件;
3.要有充实的生活;
4.静坐观音训练:睡前静坐或侧卧,默念“恬淡虚无”四字。
(六) 拒绝求爱
表现为: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 由于有强烈的性好奇心和接触异性的愿望, 都会对异性同学产生好感和爱慕。 有些同学不能理智地克制自己的感情, 就会千方百计地把这种好感和爱慕通过某种方式表达出来。写情书求爱就是一处常见的表达方式。
对于求爱一般的做法是:
1.装做若无其事
2.直接谈话
3.求助于他人
中小学生心理障碍与辅导
第 1 节 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
一.神经症
它是一种干扰人的正常生活、 削弱人的适应能力的中等程度的心理障碍。 它一般没有器质性病变,但有某些身体功能的丧失,有明显的心理异常表现。包括焦虑症、恐怖症、癔病和神经衰弱等。
另外,注意它们相对于其他的心理障碍的一些共同之处:
1.没有脑的器质性病变,也没有足以造成脑功能障碍的身体疾病;
2.精神活动能力低下,常伴有焦虑和烦恼;
3.自知力良好,患者对自己的病态表现清楚明了,现实检查能力未受损害,能客观地反映现实;
4.行为保持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一般能参加正常的学习或工作,生活能自理;
5.有迫切的治疗愿望。
导致神经症的心理因素有: 1. 急性精神刺激;
2. 工作、生活、学习负担过重;
3. 人际关系不和;
4. 暗示或自我暗示。
预防神经症的产生方法:
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 对自己的期望不宜过高;
3. 学会自我调控情绪;
4. 主动地进行人际交往。
二.人格障碍
又称病态人格或变态人格。
人格障碍的基本特征:
1. 一般始于青春期;
中小学生心理障碍与辅导
2. 都有紊乱不定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的人际关系(最主要特征);
3. 常把自己所遇到的任何困难都归咎于命运或别人的错误;
4. 认为自己对人无任何责任;
5. 总是走到哪里就把猜疑、仇视和固有的看法带到哪里;
6. 行为后果有害;
7. 否认自己的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的预防:
1. 对自己的行为首先有一个全面正确的印象;
2. 不要过分地注意自己在一时的得失,过分地注重自己的一举一动在别人眼中的印
象;
3. 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完善自己来培养成熟的人格。
三.心身疾病
由于情绪性格等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组织或器官等生理方面的疾病。
四.性变态
又称性欲异常, 指寻求性的对象和满足性欲的方式异于常态。 常见的性变态有同性露阴癖和窥淫癖等。
五.精神病
表现是精神功能受损害程度已达到自知力严重缺失, 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或保持对现实的恰当接触。主要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和偏执性精神病等。
第 2 节 常见的心理障碍的辅导
一.神经症
(一)抑郁症
1.表现: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常伴有焦虑、身体不适和睡眼障碍。患者有治疗要求,生活能力未受严重影响。
2.辅导要点:
(1)支持性疗法:努力寻求朋友和亲人情感的支持。
(2)重建自我概念法:换个角度来看待自己,从而战胜抑郁,重塑自我。
(二)恐怖症
1.表现:病人具有一种在正常情况下对某一特定物体、人际效或处境,产生异乎寻常的强烈恐惧或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从而出现回现,难以自控。
2.辅导要点:
(1)满灌疗法
(2)系统脱敏法:采取逐级减轻恐怖症状的方式。先列出能引起恐惧感由轻到重的恐惧事物分级表,然后在放松的状态下逐级训练。
(3)自我精神分析法:首先探究童年创伤性事件;其次,分析出恐怖症后所隐藏的义蕴。
(三)强迫症
1.表现:临床表现主要是在思维、情绪、意向和行为等方面出现强迫症状。
包括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强迫意向、强迫动作几类。
2.辅导要点:
(1)思维停顿法:用某种强力性信号禁止强迫性观念的出现。最简单的方法是对着不听使唤的大脑猛喝一声“停”。
(2)满灌疗法:让患者直接暴露在感到焦虑的现实情景中,冲击他唤起的焦虑,并以此矫正不良认知或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
(四)焦虑症
1. 表现:临床上 可分为急性焦虑发作和广泛性焦虑症两种类型。
2. 辅导方法:宗 旨是放松、放松、放松。
(1)默想对 抗法:利用人的意识和轻松的场面调节焦虑情绪的方法。
(2)松弛疗 法:常用的松弛疗法是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
(五)疑病症
1. 表现:对自身 健康毫无根据的先占观念,叙述身体的某部有特殊的不适感、疼痛或异常感觉;认为自身患了某种严重疾病或坚信某种异物侵入身体, 病人终日为之忧虑、 恐惧, 然而最终常是医药无效。
2. 辅导要点:
(1)对抗疗法
(2)支持疗 法。
(六)学校恐 怖症
1. 表现:具体表 现为害怕上学,甚至公开表示拒绝上学,如果强迫他上学校,就会使其焦虑加重, 或发生饮食和睡眼障碍。多见于 6-14 岁的小学生,有三个发病高峰年龄,即 5-7 岁; 11 岁和 14岁。
2. 辅导要点:
(1)寻找病因,努力开导。
(2)支持性心理疗法;
(3)系统脱敏法。
二.心身疾病
(一)神经衰弱
1.表现:衰弱 症状;兴奋症状;容易烦恼和容易激怒;紧张性疼痛;睡眠障碍。
2.辅导要点:主要是运用呼吸控制法。
(二)失眠
1. 表现:持续相 当长时间的对睡眠的质和量的不满意。
2. 辅导要点:
(1)认知疗法
(2)活动疗法
(三)多动症
1. 表现: 是一种 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 这类儿童一般智力正常, 但存在着与实际年龄不相符合的心理问题,突出表现为活动过多、注意力不易集中、冲动任性、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等特征。
2. 辅导要点:
(1) 了解病因;
(2) 药物疗法;
(3) 精力释放法;
(4) 自控训练法;
(5) 行为强化法。
(一) 口吃
1. 表现:是一种常见的言语功能障碍,表现为说话时言语中断、重复、不流畅,可在任何年龄发生。有重复性口吃、难发性口吃和中阻性口吃。
2. 辅导要点:
(1) 认真分析产生口吃的原因;
(2) 发音矫正法;
(3) 系统脱敏法。
(二)遗尿症
1. 表现: 儿童在 5 岁以上还不能控制自己排尿, 夜间常尿湿床单、被褥, 白天也有尿湿裤子的现象。
2. 辅导要点:
(1) 分析产生的原因;
(2) 行为控制法;
(3) 功能训练法;
(4) 定时唤醒法。
扫码登录
扫码关注“上海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即可查看余下内容
最近更新
- 上海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 06-05
- 上海自考03657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知识... 06-05
- 上海自考00887儿童文学名著导读知识... 06-05
- 上海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06-05
- 上海自考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知... 06-05
- 上海自考00409美育基础知识点押题资料 06-05
- 上海自考00402学前教育史知识点押题资料 06-05
- 上海自考00401学前比较教育知识点押题资料 06-05
- 上海自考00398学前教育原理知识点押题资料 06-05
考试资讯
- 蹭流量、博眼球、诽谤他人当心违法!... 05-11
- 成人高考学历提升 07-21
- 2022年下半年上海自考退费注意事项 11-01
- 2022年下半年上海自考退费受理范围 11-01
- 2022年下半年上海自考退费受理时间及方式 11-01
- 2021年下半年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10-25
- 上海自考书城 08-17
- 【上海师范大学】2021年下半年自学考... 07-14
- 2021年下半年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 07-02
扫描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