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与反思试题
课程代码:0929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若干个核心词,其中,下列四个选项中,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核心词是
A.应用意识 B.几何直观
C.数感 D.数据分析观念
2.《数学课程标准》针对知识技能明确使用了刻画知识技能水平的目标动词,就初中数
学而言,你认为,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刻画“有理数”概念的课程教学目标的行为动
词,应该是
A.了解 B.理解
C.掌握 D.灵活运用
3.在初中“图形与几何”(即以往的“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课程教学目标中,最重要、最
为基础的核心词是
A.几何论证 B.空间观念、基本活动经验
C.空间观念、几何推理 D.几何直观、空间观念与推理能力
4.在初中数学课程目标中,除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外,涉及情意领域的课程目标是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其中,①②③④分别指:
①知识与技能,②问题解决,③数学思考,④情感与态度。
5.在初中数学中,进行教材分析,其主要内容包含:
①教材内容分析 ②教材结构分析
③教材功用分析 ④教材心理分析
⑤教材教学分析
其中,紧紧围绕教材中的学科线索和学科内涵而展开的分析内容主要出现在
A.⑤① B.③
C.②⑤ D.①②⑤
6.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综合与实践(即曾叫“课题学习”、“实践与综合应用”)过程中,其核心的课程教学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其中,①②③④⑤分别是指:
①体现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
②体现数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综合;
③体现数学与社会的综合;
④培养综合运用所学内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⑤积累综合运用所学(数学)内容的基本活动经验。
7.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反思中,反思最主要、最直接的目的在于
A.①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
其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是指:
①监控课堂教学质量的生成; ②为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信息;
③确保每位学生全面发展; ④检测本节课的教学质量达成状况;
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⑥反思教育教学的成败得失,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8.开展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设计时,除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外,涉及推理的课程领域是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其中,①②③④分别指:
①数与代数,②图形与几何,③统计与概率,④综合与实践。
9.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中,课前精心预设与课堂随机生成之间的关系是
A.随机生成与精心预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随机生成是结果,精心预设是条件
B.课堂随机生成需要在精心预设基础上及时把握课堂动态、适时调控进而随机生成
C.课堂随机生成主要凭借课堂教学艺术,与预设是否充分关系不大
D.预设是生成的基本前提
10.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在于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②
其中,①②③④⑤分别指:
①检验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状况,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
②调控课堂教学进程,进而达成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发挥评价的检查功能;
③获取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信息,发挥评价的改进功能;
④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⑤区分不同水平的学生,发挥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1.在初中数学中,“数与代数”领域主要涉及哪些内容?其中,“数”为什么不直接并入“代数”之中而采取并列的方式?
12.开展初中“圆”的概念的第一节课的教学,往往需要现实生活中的背景素材,请选择两个加以简要分析。
13.简述分析“以学定教”(即“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
14.在初中数学日常教学中,是否可以开展归纳推理?如果可以,其基本思路如何?
15.举例说明初中数学命题的引入方式主要包含哪些类别?
l6.简述校本教研中的“校本”的基本含义。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7.结合具体的初中数学教学案例,论述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无理数的无限不循环性,即,应该设计怎样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无理数的无限不循环性?
18.在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正面出现的可能性接近0.5”,请设计简要的课堂教学思路。
19.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际,阐述课后反思的主要内容。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0分)
20.案例:某日在东北某市S中学开展了“负负得正”,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第一次课的课堂教学,出现如下片断:
在导入新课后,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复习小学乘法的含义,提出“2×2表达什么意思”
等问题。(两个2相加)
随后提出(+2)×(+2)即2×2。
那么,你认为(-2)×(+2)可能表示什么意思?(两个-2相加)
如果规定,(+2)×(-2)表示向反方向连续加两次+2,那么,能在数轴上表示(+2)×(-2)吗?
按照这个思路,师生很快得出“负负得正”法则,即,两个负数相乘,将其绝对值相乘所得的积,作为积的绝对值,同号得正。
随后,教师给出计算(-3)×(-4)的问题,一位学生答到:
“结果是+9”,任课教师马上恶狠狠地说道,“多少?没想好不要瞎说呦!”这位学生坚定地说“是+9!”任课教师非常恼火,一位“好学生”回答到“+12,(-3)的绝对值是3,(-4)的绝对值是4,3、4得12,负负得正,所以,结果是+12”,教师马上“大大”表扬了这位学生,同时,狠狠批评了前面那位学生“如此不专心,竟然连3、4得12都不会,简直不可理喻”…
下课后,一位听课者单独找“得+9”的学生聊天,问其缘由,他答道“我绝对不是捣乱,老师,你看,按照老师推导法则的思路,我先在数轴上找到-3对应的点,从这个点开始、沿着-3的反方向即数轴的正方向、连续加4次,每次加一个3,不正好是+9吗?”,…
问题:
(1)你是如何看待上述案例中的“捣乱现象”的?针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典型错误发表你的看法。
(2)如果你是这位任课教师,当你听到听课者与“得+9的学生”的对话后,你有何感想?如果让你改进这节课,你该如何修补这个意外环节?
要求:观点要明确;修补的教学环节必须相对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字数控制在1000字以内。
下载真题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