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上海自考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主页 > 考试大纲 >

上海市自考金融学自学考试大纲

2015-09-16 08:15来源:华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经济学专业(020115)

金融学自学考试大纲


 

华东师范大学自学考试办公室编
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组编
2004年5月修订

 

 

Ⅰ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金融学》课程是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学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必修课程,是为了培养和检验考生掌握金融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金融学》课程论述了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及利息、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等基本理论,并结合当今世界经济与金融的迅猛发展,介绍了信托、租赁、保险等知识,还阐述了货币的供给与需求、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金融深化与金融发展等理论以及国际收支与国际金融等内容。《金融学》课程在论述有关金融基本理论与知识的同时,结合我国以及国际金融的实践与发展进行分析。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经济数学。本课程要求考生在掌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全面了解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主要观点,初步具备将金融学基本理论与方法与我国现实经济生活联系起来,运用相关理论分析金融实践与现象,从而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考生的分析和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能力。
Ⅱ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货币的产生与货币形式的发展、货币的定义与计量、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掌握货币制度演变的历史过程。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一)货币的产生
    货币国定论、货币协商论、货币自发论;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的演变;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二)货币形式的发展
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纯粹信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第二节 货币的定义与计量
(一)货币的定义
货币的本质定义;货币的工具定义;货币的职能定义;货币的法律定义;货币的层次定义。
(二)货币层次的划分及计量
对货币层次进行划分有着重要意义;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对货币层次的划分;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层次的划分。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职能;价值尺度职能的特点。
(二)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职能;流通手段职能的特点。
(三)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职能;贮藏手段职能的特点。
(四)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职能;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
第四节 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货币材料;货币单位;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准备制度。
(二)货币本位制度的演进
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纯粹信用本位制;我国人民币制度。
三.考核知识点
(一) 货币的产生
(二) 货币的形式
(三) 货币的定义与计量
(四) 货币的职能
(五) 货币制度的内容
(六) 货币制度的演进
四.考核要求
(一) 货币的产生
1.识记:(1)货币产生原因的三种理论;(2)物物交换的两个前提条件;(3)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2.领会:货币是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货币形式的发展
1. 识记:(1)纯粹信用货币的概念;(2)存款货币的概念;(3)电子货币的概念。
2. 领会:(1)实物货币的优缺点;(2)金属货币的优缺点;(3)代用货币的优缺点。
3.应用:货币形式的发展。
(三)货币的定义与计量
1.识记:(1)货币的本质定义;(2)货币的工具定义;(3)货币的职能定义。(4)货币的法律定义;(5)货币的层次定义。
2.领会: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对货币层次的划分。
3.应用: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层次的划分。
(四)货币的职能
1.识记:(1)价值尺度的概念;(2)流通手段的概念。(3)价值贮藏职能的概念。(4)支付手段职能的概念。
2.领会:(1)价值尺度职能的特点;(2)流通手段职能的特点;(3)价值贮藏职能的特点;(4)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
(五)货币制度的内容
1.识记:货币制度的概念。
2.领会: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六)货币制度的演进
1.识记:(1)银本位制的概念;(2)金本位制的概念;(3)纯粹信用本位制的概念。
2.领会:(1)货币本位制度的演变历程;(2)我国人民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信用及利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信用的形式、利息的来源与本质、
利率的种类及其经济功能、利率的结构与利率的决定;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一)信用的概念与特征
信用的概念;信用关系产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构成要素;信用的基本特征。
(二)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信用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高利贷信用与借贷资本。
第二节 信用的形式
(一)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的定义与形式;商业信用的特点;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二)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的定义;银行信用的特点。
(三)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的定义与种类;国家信用的特点。
(四)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的定义与形式;消费信用的作用。
第三节 利息与利率
(一)利息的来源与本质
利息的概念;古典学派关于利息的来源与本质的观点;近现代西方学者关于利息的来源与本质的观点;马克思关于利息的来源与本质的观点。
(二)利率的种类
利率的概念及其表达方法;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市场利率与官定利率;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
(三)利率的经济功能
利率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利率对微观经济的调节作用;利率动态的调节功能。
第四节 利率的结构与利率的决定
(一)利率的结构理论
利率的风险结构;利率的期限结构。
(二) 利率的决定理论
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凯恩斯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新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
第五节 利息的计算
单利与复利;现值与终值;到期收益率。
三、考核知识点
(一)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二)信用的形式。
(三) 利息的来源与本质。
(四) 利率的种类。
(五) 利率的经济功能。
(六) 利率的结构理论。
(七) 利率的决定理论。
(八) 利息的计算。

四.考核要求
(一)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1.识记:(1)信用的概念;(2)信用的构成要素;(3)信用的基本特征;(4)高利贷信用的特点。
2.领会:(1)高利贷资本的作用;(2)借贷资本的产生。
3.应用:借贷资本的特点与运动过程。
(二)信用形式
1.识记:(1)商业信用的概念、形式与特点;(2)银行信用的概念与特点;(3)国家信用的概念与形式;(4)消费信用的概念。
2.应用:消费信用的形式与作用。
(三)利息的来源与本质
1.识记:(1)利息的概念;(2)古典学派关于利息的来源与本质的观点;(3)近现代西方学者关于利息的来源与本质的观点;(4)马克思关于利息的来源与本质的观点。
2.领会:马克思是如何揭示利息的本源与本质的。
(四)利率的种类
1.识记:(1)利息的概念;(2)利率的表达方式;(3)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的概念;(4)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概念;(5)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的概念;(6)市场利率与官定利率的概念;(7)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的概念。
(五)利率的经济功能
1.应用:(1)利率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2)利率对微观经济的调节作用;(3)利率动态的调节功能。
(六)利率的结构理论
1.识记:利率的风险结构理论。
2.领会: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
(七)利率的决定理论
1.识记:(1)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2)凯恩斯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3)可贷资金理论。
2.领会:(1)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2)IS-LM模型的利率决定理论。
(九) 利息的计算
1.识记:(1)单利与复利的概念;(2)现值与终值的概念。
2.应用:(1)利息的各种计算方法;(2)现值与终值的各种计算方法;(3)到期收益率的各种计算方法。
第三章 金融市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金融市场的含义、基本要素、各种分类及其功能,金融工具的含义、特征与种类;掌握货币市场与资本的特征与种类。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金融市场及其要素
(一)金融市场的含义与特征
金融市场的含义;金融市场的特点;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二)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
交易对象;交易主体;交易工具;交易价格。
(三) 金融市场的分类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
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外汇市场与黄金市场。
(四)金融市场的功能
积累资本;配置资源;调节经济;反映经济。
第二节 金融工具
(一) 金融工具含义与特征
金融工具的含义;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
(二)金融工具的种类
货币市场上的金融工具与资本市场上的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与非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债务凭证与所有权凭证。商业票据;债券;股票。(三)金融衍生工具
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远期类合约;期权类合约。
第三节 货币市场
(一)货币市场的概念
(二) 商业票据市场
商业票据市场的概念;商业票据的流通方式。
(三) 同业拆借市场
同业拆借市场的概念;同业拆借的程序。
(四) 短期信贷市场
短期信贷市场概念。
(五) 国库券市场
国库券的概念;国库券的发行方式;国库券的发行价格。
(六) 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
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的概念;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的特点;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的交易价格与收益率。
(七) 回购协议市场
回购协议的概念;回购协议市场的特点。
第四节 资本市场
(一) 资本市场的概念
(二) 股票市场
股票的发行市场;股票的交易市场。
(二)债券市场
债券的发行交易;债券的交易市场。
(三) 证券投资基金市场
证券投资基金的概念;证券投资基金的分类。
(四) 中长期货币借贷市场
中长期货币借贷市场的概念;中长期货币借贷市场的主要形式。
三.考核知识点
(一)金融市场及其要素
(二)金融工具的含义、特征以及传统金融工具
(三)金融衍生工具的种类
(四)货币市场的概念与种类
(五)资本市场的概念与种类
四.考核要求
(一) 金融市场及其要素
1.识记:(1)金融市场的含义;(2)金融市场的特点;(3)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4)金融市场的分类。
2.领会: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3.应用:金融市场的功能。
(二)金融工具的含义、特点以及传统金融工具
1.识记:(1)金融工具的含义;(2)金融工具的种类;(3)商业票据的概念与种类;(4)债券的概念与种类;(5)股票的概念与种类。
2.领会:金融工具的特征
(三)金融衍生工具的种类
1.识记:(1)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2)互换的概念与种类;(3)利率上限与下限的概念。
2.领会:远期合约、期货和期权的主要特征。
(四)货币市场的概念与种类
1.识记:(1)货币市场的概念;(2)商业票据市场的概念;(3)同业拆借市场的概念;(4)短期信贷市场的概念;(5)国库券的概念;(6)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的概念;(7)回购协议的概念。
2.领会:商业票据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国库券市场、回购协议市场、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的特征。
3.应用:(1)票据贴现利息和贴现价格的计算;(2)国库券发行价格与投资收益率的计算;(3)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的交易价格与收益率的计算。
(五)资本市场的概念与种类
1.识记:(1)资本市场的概念;(2)发行股票的条件;(3)股票承销的形式;(4)股票上市的条件;(5)发行债券的条件;(6)证券投资基金的概念与种类;(7)中长期货币借贷市场的概念与主要形式。
2.领会:(1)股票的发行价格;(2)股票交易的过程;(3)证券交易所与场外交易市场;(4)股票的交易方式;(5)股票的理论价格。
3. 应用:(1)债券的评级;(2)股票的估价;(2)债券发行价格的计算;(3)债券的估价。
第四章 金融机构体系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金融机构体系形成的过程、金融机构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原因、现代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掌握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系的形成
(一) 金融机构体系形成的过程。
(二) 金融机构体系形成的原因。
第二节 现代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一)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的地位与性质;中央银行的职能。
(二)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的地位;商业银行的功能。
(三)专业银行
投资银行;储蓄银行;抵押银行;农业银行;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
(四)非银行金融机构
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养老或退休基金会;投资公司;信用合作社;金融公司。
第三节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一)我国金融机构的演变
建国后的“大一统”金融机构体系;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改革。
(二)我国现阶段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中国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
三.考核知识点
(一)金融机构体系的形成及其原因
(二)现代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三)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四.考核要求
(一) 金融机构体系的形成及其原因
1.识记:(1)金融机构的概念;(2)美国金融机构体系。
2.领会:(1)金融机构体系形成的过程;(2)金融机构体系形成的原因。
(二)现代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1.识记:(1)中央银行的职能;(2)商业银行的功能;(3)专业银行的种类;(4)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种类。
2.领会:(1)投资银行、储蓄银行、抵押银行、农业银行、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2)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公司、财务公司、信用合作社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特征。
(三)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1.识记:(1)“大一统”金融机构体系的特征;(2)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3)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4)在华外国银行的业务范围。
2.领会:(1)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2)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主要种类。
3.应用:(1)改革开放后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改革与发展;(2)我国现阶段金融机构体系的基本构成。
第五章 商业银行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理解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商业银行的类型与组织形式、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掌握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与资产业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重点的变化、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机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商业银行的性质;商业银行的职能。
(三)商业银行的类型与组织形式
商业银行的类型;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一)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基本内容。
(二)自有资本
商业银行自有资本的构成;巴塞尔协议;核心资本;附属资本。
(三)存款
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新的存款形式。
(四)其他负债业务
同业拆借;向中央银行借款;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发放金融债券;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一) 现金项目
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存款;存放同业存款;托收未达款。
(二)贷款业务
按偿还期来划分;按贷款的保障来划分;按贷款发放的对象来划分;按贷款偿还方式来划分;按贷款质量和风险程度来划分。
(三)贴现业务
贴现业务的内容。
(四)证券投资
证券投资的目的与对象。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
(一)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的概念;结算业务;租赁业务;信托业务;代理业务;银行卡业务;承兑业务;咨询服务业务。
(二)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的概念;贸易融通类业务;金融保证类业务;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
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一)商业银行经营原则
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盈利性原则。
(二)资产管理
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移理论;预期收入理论;超货币供给理论。
(三)负债管理
负债管理理论的内容。
(五)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资产分配法;缺口管理法;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法。
第六节 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
(一) 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的概念;派生存款的概念;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的两个前提。
(二) 商业银行体系存款货币创造机制
商业银行体系存款货币创造过程;存款货币创造的制约因素。
三、考核知识点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二)商业银行的类型与组织形式
(三)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四)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五)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
(六)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七)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机制
四、考核要求
(一) 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1、识记:商业银行的性质;商业银行的职能。
(二)商业银行的类型与组织形式
1、 识记:(1)商业银行的类型;(2)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2、 领会:银行控股公司制的特征。
3、 应用:商业银行不断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的原因与发展。
(三)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1、识记:(1)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内容;(2)自有资本的内容;(3)传统存款的三种类型;(4)商业银行其他负债业务的内容。
2.领会:(1)《巴塞尔协议》对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的规定;(2)商业银行为了
吸收存款对存款形式进行的创新。
3.应用: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商业银行的资产与负债业务情况。
(四)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1、 识记:(1)现金资产的内容;(2)证券投资的目的与对象。
2、 领会: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种类。
(五)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
1、 识记:(1)中间业务的概念;(2)表外业务的概念。
2、 领会:(1)中间业务的主要内容;(2)表外业务的主要内容;(3)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关系。
(六)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1.识记:(1)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大原则;(2)商业贷款理论;(3)资产转移理论;(3)预期收入理论;(4)超货币供给理论;(5)负债管理理论的内容。
2.领会:(1)商业银行经营三大原则之间的关系;(2)资产分配法;(3)缺口管理法;(4)我国现阶段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法。
3.应用:商业银行是如何随着经营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经营管理重点的。
(七) 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机制
1.识记:(1)原始存款的概念;(2)派生存款的概念。
2.应用:商业银行体系的存款货币创造过程以及存款货币创造的制约因素。
第六章 信托与租赁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信托的含义、种类与职能,租赁的含义、特征与种类,租金的构成与影响因素,租赁合同与租赁风险;掌握信托的具体业务、租金的计算。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信托的含义、种类与职能
(一)信托的含义
信托的含义;信托关系成立的三个基本要素;信托的特征。
(二)信托的种类
按信托财产的性质来划分;按委托人来划分;按受益人来划分;按信托设立的意图来划分;按信托事项的法律立场来划分;按业务范围来划分;按信托所涉及的地理区域来划分。
(三)信托的职能
资财管理职能;融资职能;投资职能;中介服务职能。
第二节 信托业务
(一) 信托类业务
资金信托;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公益信托。
(二)投资基金类业务
投资基金信托的概念;投资基金信托的操作程序及其管理。
(三)代理类业务
代理有价证券业务;代保管业务;代理收付款业务。
(四)咨询类业务
提供信息、总结分析以及预测和决策;资信咨询、金融咨询、投资咨询、商情咨询以及财务会计咨询。
第三节 租赁的含义、特征与分类
(一) 租赁的含义
租赁的含义;租赁行为的基本内容。
(二)租赁的产生与发展
古老租赁;传统租赁;现代租赁。
(三)现代租赁的特征
现代租赁的概念;现代租赁的特征。
(四)租赁的种类
融资性租赁与经营性租赁;直接租赁、转租赁与售后租赁;单一投资租赁与杠杆租赁;国内租赁与国际租赁。
第四节 租金的构成与计算方法
(一)租金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
租金的构成;租金的影响因素。
(二) 租金的计算方法
附加率法;年金法;成本回收法。
第五节 租赁合同与租赁风险
(一)租赁合同
购货合同的主要内容;租赁合同的主要内容。
(二)租赁风险及其防范
租赁风险的种类;租赁风险的防范。
三、考核知识点
(一)信托的含义、种类与职能
(二)信托业务
(三)租赁的含义、特征与种类
(四)租金的构成与计算
(五)租赁合同与租赁风险
四、考核要求
(一)信托的含义、种类与职能
1、识记:(1)信托的含义;(2)信托关系成立的三个基本要素;(3)信托的特征;(4)信托的职能。
2.领会:不同种类信托的特征。
(二)信托业务
1.识记:(1)资金信托的概念;(2)动产信托的概念;(3)不动产信托的概念;(4)公益信托的概念;(5)投资基金信托的概念。
2.领会:信托类业务、投资基金类业务、代理类业务和咨询类业务的主要内容。
(三)租赁的含义、特征与种类
1.识记:(1)租赁的含义;(2)租赁行为的基本内容;(3)融资性租赁的概念;(4)经营性租赁的概念;(5)租赁的种类。
2.领会:(1)现代租赁的特征;(2)融资性租赁、直接租赁、转租赁以及杆杠租赁的业务流程。
(四)租金的构成与计算
1、 识记:(1)租金的概念;(2)租金的构成。
2、 领会:影响租金大小的主要因素。 
2、应用:租金的各种计算方法。
第七章 保 险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保险的含义、原则与职能,保险的分类,保险合同的
特点、要素及其履行;掌握保险经营的环节及保险基金的特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保险的含义、原则与职能
(一)保险的含义
保险的含义;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二)保险的原则
可保利益原则;最大诚信原则;近因原则;补偿原则。
(三)保险的职能
分散风险;损失补偿;防灾防损;积蓄基金。
(四)保险基金
保险基金的概念;保险基金的特点。
第二节 保险的种类
(一)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责任保险与信用保证保险
财产保险的概念与种类;人身保险的概念与种类;责任保险的概念与种类;信用保证保险的概念与种类。
(二)个人保险与商务保险
个人保险的概念;商务保险的概念。
(三)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
强制保险的概念;自愿保险的概念。
(四)原保险、再保险与共同保险
原保险的概念;再保险的概念;共同保险的概念;再保险与共同保险的区别。(五)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
商业保险的概念与特征;社会保险的概念;社会保险的种类。
第三节 保险合同
(一)保险合同的特点
保险合同是一种保障性合同;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保险合同是双务性合同;保险合同是附加性合同。
(二) 保险合同的主体
保险合同的当事人;保险合同的关系人。
(三) 保险合同的客体
保险利益的概念;保险利益的要件。
(四) 保险合同的内容及其履行
保险合同的主要内容;保险合同的履行。
第四节 保险经营
(一)保险展业
保险展业的概念与方式;保险展业的技巧。
(二)保险承保
承保的概念;承保的步骤;承保决策的方式;承保管理。
(三) 保险理赔
保险理赔的概念;保险理赔的程序。
三、考核知识点
(一)保险的含义、原则与职能
(二)保险的种类
(三)保险合同
(四) 保险经营
四、考核要求
(一) 保险的含义、原则与职能
1、识记:(1)保险的含义;(2)保险的原则;(3)保险的职能;(4)保险基金的概念。
2.领会:(1)可保利益原则的基本要求;(2)损失补偿原则的基本条件;(3)保险基金的特点。
(二)保险的种类
1、识记:(1)财产保险、人身保险的概念、责任保险的概念;(2)信用保证保险的概念与种类;(3)强制保险、自愿保险的概念;(4)原保险、再保险、共同保险的概念;(5)商业保险、社会保险的概念。
2.领会:(1)财产保险的种类;(2)人身保险的种类;(3)责任保险的种类;(4)再保险与共同保险的区别;(5)社会保险的种类。
(三)保险合同
1、识记:(1)保险合同的含义;(2)保险合同的特点;(3)保险合同的主体;(4)保险合同的客体。
2、领会:保险合同的主要内容。
3.应用:保险合同的履行。
(四)保险经营
1、识记:(1)保险展业的概念与方式;(2)保险承保的概念;(3)保险理赔的概念。 
2.应用:保险经营的主要环节。 
第八章 中央银行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与负债业务、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业务与其他业务、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掌握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及其传导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类型
(一)、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
中央银行的形成的两种方式;英格兰银行的形成;美国中央银行制度的确立。
(二)、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
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准中央银行制度;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既是特殊金融机构,又是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监督与管理金融业的宏观管理部门。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央银行是“货币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
(一)、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内容
(二)、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存款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其他负债业务;资本业务。
三、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贷款与再贴现业务;证券买卖业务;黄金外汇储备业务。
第四节 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业务与其他业务
(一)、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业务
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业务的概念;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业务的内容。
(二)、中央银行的代理国库业务
中央银行代理国库的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业务的内容。
(三)、中央银行的会计业务
中央银行的会计业务的概念;中国人民银行的会计业务的内容。
(四)、中央银行的调查统计业务
中央银行的调查统计业务的概念;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统计业务的内容。
第五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
(一)、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货币政策的概念;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
(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利率;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
第六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操作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操作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操作。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
(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直接的信用控制;间接的信用控制。
三、考核知识点
(一)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类型
(二)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三)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
(四)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业务与其他业务
(五)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
(六)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操作
四、考核要求
(一)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类型
1、识记: (1)中央银行形成的两种方式;(2)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的概念;(3)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的概念;(4)准中央银行制度的概念;(5)跨国中央银行制度的概念。
2.领会:中央银行制度形成的过程。
(二)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1、识记:中央银行的性质
2.领会:中央银行的职能
(三)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
1.识记:(1)货币发行的含义;(2)中央银行其他负债业务的内容;(3)资本业务的内容;(4)证券买卖业务的概念;(5)黄金外汇储备业务的目的。
2.领会:(1)存款业务的内容;(2)货币发行的原则与准备制度;(3)人民币的发行过程;(4)贷款与再贴现业务的内容。
3.应用: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看中央银行的资产与负债业务情况。
(四) 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业务与其他业务
1、识记:(1)中央银行支付清算业务的概念;(2)中央银行代理国库的作用;(3)中央银行会计业务的概念;(4)中央银行调查统计业务的概念。
2.领会:(1)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业务的内容;(2)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业务的内容;(3)中国人民银行的会计业务的内容;(4)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统计业务的内容。
(五)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
1、识记:(1)货币政策的概念;(2)货币政策四大最终目标的概念;
2.领会:(1)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2)货币政策四大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3.应用: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的选择。
(六)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操作
1、识记:(1)三大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含义;(2)四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含义;(3)直接的信用控制与间接的信用控制的内容。
2.领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再贴现率政策与公开市场操作的特征
2.应用:中央银行是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经济的。
第九章 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西方货币需求理论与货币供给理论、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决定因素;掌握货币供给的过程、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货币的供给机制
(一)货币供给的含义
(二) 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
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
(三) 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
基础货币;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
第二节 货币供给理论
(一)货币供给的外生论与内生论
凯恩斯的货币供给理论;凯恩斯主义的货币供给理论;货币主义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
(二)货币供给的决定模型
弗里德曼—施瓦茨模型;卡甘模型;乔顿模型。
第三节 货币需求理论
(一)传统货币数量论
现金交易数量说;现金余额数量说;
(二)、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动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三)、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
鲍莫尔模型;惠伦模型;托宾模型。 
(四)、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的不同。
(五)、现代货币数量论与传统货币数量论、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的比较
现代货币数量论的主要命题;现代货币数量论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不同;现代货币数量论与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的不同。
第四节 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给均衡
(一)货币均衡的含义
货币均衡的含义;货币的失衡。
(二) 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给均衡
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的关系。
三、考核知识点
(一)货币的供给机制
(二)货币供给理论
(三) 货币需求理论
(四) 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给均衡
四、考核要求
(一)货币的供给机制
1.识记:(1)货币供给的含义;(2)基础货币的概念;(3)货币乘数的概念。
2.领会:货币乘数公式的推导。
3.应用:(1)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3)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3)货币供给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二)货币供给理论
1.识记:(1)凯恩斯的货币供给理论;(2)凯恩斯主义的货币供给理论;(3)货币主义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
2.领会:(1)弗里德曼—施瓦茨的货币供给决定模型;(2)卡甘的货币供给决定模型;(3)乔顿的货币供给决定模型。
(三)货币需求理论
1.识记:(1)现金交易数量说;(2)现金余额数量说;(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动机;(4)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5)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6)现代货币数量论的主要命题;
2.领会:(1)鲍莫尔模型;(2)惠伦模型;(3)托宾模型;(4)现代货币数量论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不同。
3.应用:现代货币数量论与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的比较。
(四)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给均衡
1.识记:(1)货币均衡的含义;(2)货币的失衡。
2.应用: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的关系。
第十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通货膨胀的定义、度量与类型,通货紧缩的定义、特征与类型;掌握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及其治理、通货紧缩的一般理论及其治理。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定义、度量与类型
(一)、通货膨胀定义
(二)、通货膨胀的度量
零售物价指数;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三)、通货膨胀的类型
按程度分;按市场机制的作用分;按预期分;按成因分。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一) 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二) 通货膨胀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治理
(一).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
需求紧缩政策;收入政策;供给政策;结构调整。
(二).我国通货膨胀的治理
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我国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
第四节 通货紧缩的定义、特征与类型
(一)、通货紧缩的定义
(二)、通货紧缩的基本特征。
(三)、通货紧缩的主要类型
需求不足型通货紧缩;供给过剩型通货紧缩;混合型通货紧缩。
第五节 通货紧缩的一般理论及其治理
(一)、通货紧缩的一般理论
凯恩斯的通货紧缩理论;奥地利学派的通货紧缩理论;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货币主义的通货紧缩理论。
(二)通货紧缩的经济效应
通货紧缩的经济衰退效应;通货紧缩的财富缩水效应。
(三)、通货紧缩的治理
需求扩张政策;产业结构调整;金融政策。
三、考核知识点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度量与类型
(二)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三)通货膨胀的治理
(四)通货紧缩的定义、特征与类型
(五)通货紧缩的一般理论及其治理
四、考核要求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度量与类型
1、 识记:(1)通货膨胀的含义;(2)通货膨胀的度量。
2、 领会:通货膨胀的类型与成因。
(二)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1.领会:(1)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2)通货膨胀的收入再分配效应;(3)我国已发生的通货膨胀的原因。
(三)通货膨胀的治理
1.应用:(1)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2)我国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
(四)通货紧缩的定义、特征与类型
1.识记:(1)通货紧缩的定义;(2)通货紧缩的主要类型。
2.领会:(1)通货紧缩的基本特征。
(五)通货紧缩的一般理论及其治理
1.领会:(1)通货紧缩的一般理论;(2)通货紧缩的经济效应。
2.应用: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措施。
第十一章 金融与经济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发展中国家金融制度的特征、金融抑制理论与金融深化理论、我国金融改革的主要成就;掌握金融自由化的前提条件、已加入WTO后的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与发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一般关系
(一).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兴起
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兴起;金融发展的含义。
(二)、金融发展的衡量指标
金融相关率;货币化率;金融结构的类型。
(三)、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经济发展对金融发展的制约作用。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
(一)、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的一般特征
(二)、金融抑制及其负面效应
金融抑制的表现;金融抑制的负面效应。
第三节 金融深化理论与金融自由化
(一)、爱德华?肖的金融深化理论
金融深化的正面效应。
(二)、麦金农的金融深化理论
货币与实物资本的互补性;“导管效应”与“竞争资产效应”。
(三)、金融深化理论的政策主张
(四)、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金融自由化并不是自由的选择。
第四节 我国的金融改革与发展
(一)、我国金融改革的伟大成就
金融机构体系的改革;利率与汇率的改革;金融宏观调控的改革。
二、我国的金融深化与改革
金融体系改革的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形成机制;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与国际化;加强金融监管。
三.考核知识点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中的一般关系
(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
(三)金融深化理论与金融自由化
(四)我国的金融改革与发展
四.考核要求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中的一般关系
1.识记:(1)金融发展的含义;(2)金融相关率;(3)货币化率。
2.领会:戈德史密斯对金融结构类型的划分。
3.应用: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
1. 识记:金融抑制的含义。
2. 领会: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的一般特征。
3. 应用:金融抑制的表现与影响。
(三)金融深化理论与金融自由化
1.识记:金融深化理论的含义。
2.领会:(1)爱德华?肖的金融深化理论;(2)麦金农的金融深化理论;
3.应用:(1)金融深化理论的政策主张;(2)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深化金融改革的启示。
(四)我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
1.领会:我国金融业的主要成就。
2.应用:已加入WTO后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与发展。
第十二章 国际收支与国际金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国际收支的含义、国际收支帐户的内容、国际收支的调节、外汇的含义、汇率的含义与种类、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及其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与内容;掌握外汇市场的交易活动、汇率的决定理论、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国际收支及其调节
(一).国际收支的含义
国际收支的含义;国际经济交易的内容。
(二)、国际收支帐户的内容
经常帐户;资本与金融帐户;错误与遗漏帐户。
(三).国际收支调节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不平衡;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第二节 汇率与外汇市场
(一).外汇的含义
外汇的含义;我国对外汇范围的规定。
(二).汇率的含义与种类
汇率的含义与标价方法;汇率的种类。
(三).外汇市场的交易活动
即期交易与远期交易;套汇与套利。
(四).汇率的决定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货币主义的汇率理论。
第三节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及其类型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理论
费雪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马柯维茨和托宾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国际收支阶段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二).国际中长期资本流动的类型与影响
国际中长期资本流动的类型;国际中长期资本流动的影响。
(三).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类型与影响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类型;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
第四节 国际货币体系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与内容
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
(二).国际金本位制
国际金本位制的内容;国际金本位制的缺陷;国际金本位制的演变。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特里芬两难;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四).牙买加协议
牙买加协议的内容。
(五)欧洲货币体系
欧洲货币体系的内容。
(六)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方案
几种主要的国际货币制度改革方案。
三、 考核知识点
(一)国际收支及其调节
(二)汇率与外汇市场
(三)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及其类型
(四)国际货币体系
四、考核要求
(一)国际收支及其调节
1.识记:(1)国际收支的含义;(2)国际经济交易的内容;(3)经常帐户的概念;(4)资本与金融帐户的概念;(5)国际收支平衡的概念。
2.领会:国际收支帐户的内容。
3.应用: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及其调节。
(二) 汇率与外汇市场
1.识记:(1)外汇的含义;(2)我国对外汇范围的规定;(3)汇率的含义与标价方法;(4)汇率的种类;(5)套汇与套利的概念。
2.领会:(1)外汇的即期交易与远期交易;(2)汇率的决定理论。
(三)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及其类型
1.识记:(1)国际中长期资本流动的类型;(2)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类型
2.领会:(1)费雪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2)马柯维茨和托宾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3)国际收支阶段理论;(4)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3.应用:(1)国际中长期资本流动的影响;(2)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
(四) 国际货币体系
1.识记:(1)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2)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3)国际金本位制的内容;(4)特里芬两难;(5)牙买加协议的内容。
2.领会:(1)国际金本位制的缺陷及其演变;(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征及其崩溃;(3)欧洲货币体系的内容。
3.应用: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方案。
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与落实,现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并进而提出具体的实施要求。
一.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为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考核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目标,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明确考核目标,使自学应考者能够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确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这三个层次是循序渐进的。各个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达。这是较低层次的要求。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来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这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关于自学教材
《金融学导论》,殷德生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本课程内容涉及范围广泛。作为金融学体系中的每个部分,各章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自学应考者应首先全面系统地学习各章内容,记忆应当识记的基本概念和观点,深入理解基本理论,较为熟练地掌握金融学基本方法的内涵;其次,弄清楚各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注重融会贯通;再次,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重点,有目的地深入学习重点章节的内容。但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材的情况下孤立地去抓重点。
2.将学习金融学理论与应用金融学中的方法结合起来。本课程的内容既有理论又有方法,自学应考者应在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的同时掌握金融学中的基本方法,并学会正确运用这些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学习。金融学中的许多理论与方法是发达市场的成熟经验,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自学应考者在学习中应将这些内容与我国现实经济生活联系起来,进行相关分析,从而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自己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指定的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不良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好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之间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领会同应用联系起来,将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与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重点与一般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总之,要将重点学习与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宝的歧途。
五.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要求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
2.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3.试题要合理安排难易结构,试题难易程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在不同能力层次中都会存在不同难度的问题,切勿混淆。
4.本课程考试试卷采用的题型,一般有:名词解释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计算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各种题型的具体形式参见本大纲附录。
5.本课程的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题量以中等水平的自学应考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试题为度。
6.本课程的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7.考试使用工具:钢笔或圆珠笔、计算器。
附录:考试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序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借款人能够履行借款合同并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本息的贷款称为( )
A. 正常贷款 B. 关注贷款 C. 次级贷款 D. 可疑贷款
2.《巴塞尔协议》规定国际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
A. 8% B. 4% C. 10% D. 9%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二至五个是正确的,将其全部选出并把它们的标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错选或漏选均不给分)
1.货币制度的内容包括( )
A.货币的材料 B. 货币的单位 C.货币的种类 D.准备制度 E.通货的发行与流通
2.货币市场的种类包括( )
A.短期借贷市场 B.同业拆借市场 C. 股票市场 D.回购协议市场 E.商业票据市场
三.名词解释题
1. 资本市场 2. 融资租赁
四.简答题
1.简述现代金融机构体系的基本结构。
2.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内容。

五.计算题
某人现在存款50000元,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8%,,每半年复利一次,问5年后该笔存款的本息和为多少?
六.论述题
中央银行是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金融运行的。

上一篇:上海市自考金融学自学考试大纲:题型举例

下一篇:上海市自考证券经济学自学考试大纲:第一章证券与证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