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上海自考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主页 > 考试大纲 >

上海市自考《社会心理学(一)》自学考试大纲:第五章对事对物的内在体验--社会态度

2015-10-09 07:58来源:上海自考网
第五章 对事对物的内在体验--社会态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社会态度的要素结构、社会态度的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动机功能,社会态度与行为,了解社会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模型,态度的形成与改变以及态度形成和改变的主客观条件,熟悉态度测量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社会态度概述 
(一)社会态度的要素结构
1、态度的认知功能
2、态度的情绪功能
3、态度的动机功能
(二)内隐与外显的双重态度
1、认知成分 
2、双重态度的类型
第二节 社会态度与行为
(一) 结论相互矛盾的研究
(二) 态度如何影响行为
(三)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模型
第三节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社会态度的形成和转变的理论
1、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服从、同化、内化)
2、海德的平衡理论
3、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二)态度转变的途径——说服
1、沟通者
2、沟通过程
第四节 用科学的方法测量态度
(一)总加量表法
(二)社会距离尺度法
(三)语义分析法
(四)投射法
(五)内隐态度测量法
(六)生理反应法
三、考核知识点
1、社会态度概述
2、社会态度与行为
3、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4、测量态度的方法
四、考核要求 
   (一)社会态度概述 
   1.识记:(1)社会态度的要素结构;(2)内隐与外显的双重态度。
   2.领会:(1)态度的认知功能、(2)态度的情绪功能、(3)态度的动机功能。
(二)社会态度与行为
1、识记: (1)来自态度自身的因素;(2)来自态度对象的因素
2、领会:(1)来自情境的因素;(2)来自自我的因素;(3)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模型
(三)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1.识记:(1)服从;(2)内化;(3)同化;
2.领会:(1)海德的平衡理论;(2)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3.综合应用:社会态度转变的主客观条件。
(四)态度的测量方法
1.领会:(1)总加量表法;(2)投射法;(3)生理反应法。
2.简单应用:(1)社会距离尺度法;(2语义分析法);(3)内隐态度测量法。
上一篇:上海市自考《社会心理学(一)》自学考试大纲:第四章对社会的认识与推理—社会认知

下一篇:上海市自考《社会心理学(一)》自学考试大纲:第六章以侵犯他人为目的——人类的攻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