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0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年龄 B.性别
C.收入 D.身高
2.下列指标中,属于存量指标的是
A.资金周转次数 B.人均生产总值
C.银行存款余额 D.固定资产投资额
3.某市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A.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B.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C.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D.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
4.划分品质数列和变量数列的依据是
A.次数的多少 B.总体规模的大小
C.分组标志的性质 D.样本容量的大小
5.某公司所属三个企业2011年的计划产值(万元)分别为400、600、500,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108%、106%、108%,则该公司三个企业平均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
A. B.
C. D.
6.交替标志标准差的计算公式是
A. B.
p(l-
p)
C. D.1-
p
7.各期指标数值直接相加后有意义的时间数列是
A.时点数列 B.时期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 D.平均数时间数列
8.某企业2009-2011年销售额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10%、15%、18%,则2011年与2008年相比,定基增长速度的算式是
A.10% 15% 18% B.10% 15% 18%-100%
C.110% 115% 118% D.110% 115% 118%-100%
9.若物价上涨20%,销售额不变,则计算销售量指数的算式是
A. B.l 120%
C. D.1 20%
10.抽样推断中,抽取样本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全面原则 B.随机原则
C.及时原则 D.系统原则
11.关于变量x、y的回归方程与相关系数的下列组合中,肯定存在错误的是
A. B.
C. D.
12.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元)
y对劳动生产率
x的回归方程为=266-0.6
x,这意味
着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个单位,单位成本平均
A.降低266元 B.提高266元
C.降低0.6元 D.提高0.6元
13.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以收入分配和资金运动为核算对象的表是
A.投入产出表 B.资金流量表
C.资产负债表 D.国际收支表
14.按照国际通用标准,老年人口组的年龄下限是
A.60岁 B.65岁
C.70岁 D.75岁
15.自然资源按其生成特征可分为
A.一级、二级、三级资源
B.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
C.环境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
16.批发单位计算商品库存总额时,采用的价格是
A.成本价格 B.进货价格
C.批发价格 D.零售价格
17.对外贸易统计中,“FOB”表示的是
A.成本价格 B.到岸价格
C.离岸价格 D.成本加运费价格
18.财政支出中“投资性支出”的主要用途是
A.债务支出 B.生活消费
C.基础设施建设 D.社会保障支出
19.按照联合国提出的恩格尔系数的数量界限,“绝对贫困’’所对应的系数区间是
A.20%以下 B.30%-40%
C.40%-50% D.60%及以上
20.下列选项中,反映收入差距的指标是
A.消费率 B.储蓄率
C.基尼系数 D.弹性系数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常用的统计调查方法有
A.普查 B.抽样调查
C.统计报表 D.典型调查
E.重点调查
22.下表中的分布数列所属类型是
按劳动生产率分组(件/人) |
职工人数(人) |
120-130
130-140
140-150
150-180 |
12
18
37
13 |
合计 |
80 |
A.变量数列 B.品质数列
C.组距数列 D.等距数列
E.异距数列
23.下列环比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中,正确的有
A.环比发展速度减1 B.平均发展速度减1
C.定基发展速度减1 D.逐期增长量与前一期水平之比
E.累计增长量与前一期水平之比减1
24.根据
x、
y的一组样本数据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只能计算一个相关系数
B.只能配合一个回归方程
C.可以计算两个不同的相关系数
D.可以配合两个不同的回归方程
E.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均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确定无关
25.社会产品的特性有
A.生产性 B.社会性
C.有用性 D.劳动性
E.时期性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统计指标体系
27.普查
28.时间数列
29.国内生产总值(GDP)
30.进出口比价指数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1.简述次数分布数列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32.简述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33.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五、计算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4、35小题各5分,第36、37小题各10分,
共30分)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4.某企业有如下资料:
月份 |
商品销售额(万元) |
日期 |
商品库存额(万元) |
1月
2月
3月
— |
120
143
289
— |
1月1日
2月1日
3月1日
4月1日 |
50
70
60
110 |
试计算该企业第一季度商品流转次数。(注:商品流转次数=)
35.已知总体平均数为260,标准差系数为0.30,试计算其方差。
36.某企业三种产品的产量增长速度和产值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 |
计算单位 |
产量增长速度(%)() |
产值(万元) |
基期(q0p0) |
报告期(q1p1) |
甲
乙
丙 |
台
吨
箱 |
25
10
40 |
200
450
350 |
240
485
480 |
试计算:
(1)产值总指数;
(2)产量总指数;
(3)价格总指数。
37.某地区对居民电信消费的年支出额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随机抽取了400户居民,调查得到平均每户电信消费年支出额为350元,标准差为47元,电信消费年支出额在600元以上的有40户。试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t=2):
(1)对该地区平均每户电信消费年支出额进行区间估计;
(2)对该地区电信消费年支出额在600元以上的户数所占比例进行区间估计。
六、论述题(本题10分)
38.试述相关关系的判断方法,并举例说明。
自考试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