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上海自考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主页 > 考试大纲 >

上海市自考《采购绩效管理》自学考试大纲

2017-06-20 11:30来源:上海财经大学自学考试办公室
 
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本层次)(代码
采购绩效管理03615
自学考试大纲
 
  
 
上海财经大学自学考试办公室编
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组编
2017年版
 
Ⅰ、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的目的
“采购绩效管理”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必考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对采购与供应策略理论原理的掌握以及应用采购与供应策略工具和技术而设置的专业课程。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自学应考者,理解和掌握采购与供应策略的理论原理,具备采购与供应的分析评估能力,能运用常用的采购与供应策略的工具和技术,提出采购与供应策略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采购与供应问题的能力,增强在采购与供应专业工作中的开拓创新意识,并为学好其他各门专业课程提供知识和技能的储备。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地掌握采购与供应策略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在采购中实现资金价值的主要方法;熟悉采购过程制定标准的各种要素;了解采购与供应专业人员在参与确定采购需求时应当考虑的各种备选方案。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课程中的一门,它是在《采购环境》、《采购与供应链案例》、《采购项目管理》和《运作管理》、《采购与供应谈判》、《采购法务与合同管理》、《采购与供应关系管理》课程基础上的一门较综合的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必修课。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商业需求及采购决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商业需求如何影响采购决策,如何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了解如何进行商业论证,商业论证包含的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商业需求
(一)采购的职能性和操作性目标;总体的战略或商业目标。
(二)采购在战略及商务层面的作用;采购能帮助组织实现的目标。
(三)商业论证的定义。
第二节 采购周期
(一)采购周期包含的主要阶段。
(二)物料清单的含义;负责采购的人将请购单退回给请购发起人的原因。
第三节 采购情景
(一)三个基本采购类型。
(二)直接再次采购的特点;直接再次采购的情况下,商业需求对采购决策的影响。
(三)修改后再次采购的定义;修改后再次采购时,采购人员应采取哪些步骤。
(四)新的采购的定义;采购人员早期参与(EBI)的作用;供应商早期参与(ESI)的作用。
(五)采购组合矩阵(Kraljic矩阵)两种因素四个象限的内容
第四节 进行商业论证
(一)商业论证的主要目的。
(二)非正式商业论证的结构或内容;正式商业论证的要素。
第五节 商业论证的标准
(一)采购可能取得的商业利益的内容。
(二)竞争优势的定义;根据波特理论,组织如何获得竞争优势。
(三)成本/收益分析的定义;成本/收益比率的定义和应用。
(四)企业目标和采购目标相互挂钩的主要领域;评价战略方案的三个关键标准。
 
三、考核知识点
(一)商业论证
(二)采购周期
(三)采购类型和采购组合矩阵
(四)商业论证的目的和内容
(五)竞争优势、成本/收益分析和采购的贡献
 
四、考核要求
(一)什么是商业需求
1、识记:(1)采购的职能性和操作性目标;(2)总体的战略或商业目标。
2、领会:(1)采购在战略及商务层面的作用;(2)采购能帮助组织实现的目标;商业论证的定义。
(二)采购周期
1、识记:物料清单的含义。
2、领会:(1)采购周期包含的主要阶段;(2)负责采购的人将请购单退回给请购发起人的原因。
3、简单应用:在采购周期各阶段需要考虑到的商业需求。
(三)采购情景
1、识记:(1)三个基本采购类型;(2)修改后再次采购的定义;(3)新的采购的定义;(4)采购人员和早期参与(EBI)和供应商早期参与(ESI)的各自作用。
2、领会:(1)直接再次采购的特点;(2)直接再次采购的情况下,商业需求对采购决策的影响。
3、简单应用:修改后再次采购时,采购人员应采取哪些步骤。
4、综合应用:运用采购组合矩阵确定采购物品的优先顺序。
(四)进行商业论证
1、识记:正式商业论证的要素。
2、领会:(1)商业论证的主要目的;(2)非正式商业论证的结构或内容。
(五)商业论证的标准
1、识记:(1)竞争优势的定义;(2)根据波特理论,组织如何获得竞争优势;(3)成本/收益分析的定义;(4)成本/收益比率的定义。
2、领会:(1)采购可能取得的商业利益的内容;(2)企业目标和采购目标相互挂钩的主要领域;(3)评价战略方案的三个关键标准。
3、简单应用:成本/收益比率的应用。
 
第二章 估算成本和价格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如何估算采购活动的成本和价格,供应商成本及定价机制,了解内部及外部供应链的成本,制定成本预算及现金流管理计划。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关于成本和价格的市场数据
(一)采购者确定供应商价格的方法。
(二)原始数据的定义;原始数据的主要来源;二手数据的定义;二手数据的主要来源。
第二节 理解供应商定价机制
(一)基于成本的定价方法;基于市场的定价方法。
(二)采购方进行购买决策需要考虑的因素;价格分析和合适的价格的定义;成本分析的定义及其重点。
(三)开放账本成本计算的定义;成本透明的定义;推断供应商成本结构的作用。
第三节 理解成本
(一)直接成本的定义及内容;间接成本的定义及内容。
(二)成本习性的定义;固定成本的定义;可变成本的定义;理解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对采购部门的作用。
(三)利润溢价的定义;利润率的定义。
(四)盈亏平衡分析及其计算。
第四节 全生命周期成本
(一)总拥有成本包含哪些成本。
(二)全生命计算法的定义。
(三)折现现金流的定义;折现现金流的基本方法。
第五节 成本估算及预算
(一)预算控制的定义;容易预测的成本。
(二)简单移动平均法的定义;加权平均法的定义;时间序列分析法的定义;回归分析法的定义;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
(三)现金预算的定义;现金预算的主要栏目。
 
三、考核知识点
(一)市场数据
(二)供应商定价机制和方法
(三)成本的类型及其盈亏平衡分析
(四)全生命周期成本
(五)预算控制和成本预测方法
(六)现金预算
 
四、考核要求
(一)关于成本和价格的市场数据
1、识记:(1)原始数据的定义;(2)二手数据的定义。
2、领会:(1)原始数据的主要来源;(2)二手数据的主要来源。
3、简单应用:采购者确定供应商价格的方法。
(二)理解供应商定价机制
1、识记:(1)价格分析和合适的价格的定义;(2)成本分析的定义及其重点;开放账本成本计算的定义;成本透明的定义。
2、领会:(1)基于市场的定价方法;(2)采购方进行购买决策需要考虑的因素;(3)推断供应商成本结构的作用。
3、简单应用:基于成本的各种定价方法。
(三)理解成本
1、识记:(1)直接成本的定义及内容;(2)间接成本的定义及内容;(3)成本习性的定义;(4)固定成本的定义;(5)可变成本的定义;(6)利润溢价的定义;(7)利润率的定义。
2、领会:理解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对采购部门的作用。
3、简单应用:盈亏平衡分析及其计算。
(四)全生命周期成本
1、识记:(1)全生命计算法的定义;(2)折现现金流的定义。
2、领会:总拥有成本包含哪些成本。
3、简单应用:折现现金流的基本方法。
(五)成本估算及预算
1、识记:(1)预算控制的定义;(2)容易预测的成本;(3)简单移动平均法的定义;(4)加权平均法的定义;(5)时间序列分析法的定义;(6)回归分析法的定义;(7)现金预算的定义。
2、领会:现金预算的主要栏目。
3、简单应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
第三章 运用财务预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应用财务预算控制采购,了解预算及预算控制的过程,编制预算,处理预算偏差????,编制现金预算。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财务预算的目的
(一)预算的定义;预算控制的过程。
(二)预算的好处。
(三)预算的局限性。
(四)固定预算的定义;弹性预算的定义。
第二节 编制预算
(一)编制预算的逻辑顺序。
(二)可以编制的其他各种预算。
第三节 绩效与预算控制
有利的成本偏差的定义;不利的成本偏差的定义。
第四节 处理预算偏差
(一)偏差分析的定义。
(二)标准成本的定义;标准成本的优点。
(三)导致原材料价格预算偏差的原因。
第五节 现金预算操作
(一)现金预算的定义和目的;编制现金预算的步骤。
(二)监控和管理现金头寸的目标;现金预算中现金流出的类别;现金预算定期审查的作用。
 
三、考核知识点
(一)预算和预算控制
(二)编制预算
(三)成本偏差
(四)预算偏差处理
(五)编制和监控现金预算
 
四、考核要求
(一)财务预算的目的
1、识记:(1)预算的定义;(2)固定预算的定义;(3)弹性预算的定义。
2、领会:(1)预算控制的过程;(2)预算的好处。
3、简单应用:预算的局限性。
(二)编制预算
1、识记:编制预算的逻辑顺序。
2、领会:可以编制的其他各种预算。
(三)绩效与预算控制
识记:(1)有利的成本偏差的定义;(2)不利的成本偏差的定义。
(四)处理预算偏差
1、识记:(1)偏差分析的定义;(2)标准成本的定义。
2、领会:(1)标准成本的优点;(2)导致原材料价格预算偏差的原因。
(五)现金预算操作
1、识记:(1)现金预算的定义和目的;(2)监控和管理现金头寸的目标。
2、领会:(1)编制现金预算的步骤;(2)现金预算中现金流出的类别;(3)现金预算定期审查的作用。
 
第四章 明确采购要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规格的基本定义和类型,了解一致性规格,性能规格,服务规格。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规格
(一)规格的定义;规格的作用。
(二)公差的定义;零缺陷对采购人员的影响。
(三)使用规格的主要优点;有效规格实现采购价值的途径;使用规格的主要缺点。
(四)不良规格可能导致的结果。
第二节 规格的类型
(一)一致性规格和性能规格的区别。
(二)一致性规格不普遍的原因。
(三)性能规格被广泛采用的原因;特别适合使用性能规格的情况。
第三节 一致性规格
(一)技术规格或设计规格的定义;技术规格包含的内容;技术规格的优点。
(二)品牌规格的优点;品牌规格的缺点。
(三)样品规格的优点。
第四节 性能规格
性能规格的定义;性能规格的内容。
第五节 服务的规格
服务的定义;服务区别于有形商品的特征。
第六节 可持续的规格
(一)三重底线的定义和内容。
(二)制定可持续规格的关键目标。
 
三、考核知识点
(一)规格和公差
(二)规格的类型
(三)一致性规格
(四)性能规格
(五)服务规格
(六)可持续规格
 
四、考核要求
(一)什么是规格
1、识记:(1)规格的定义;(2)公差的定义。
2、领会:(1)规格的作用;(2)零缺陷对采购人员的影响;(3)有效规格实现采购价值的途径;(4)不良规格可能导致的结果。
3、综合应用:使用规格的优缺点。
(二)规格的类型
1、识记:性能规格被广泛采用的原因。
2、领会:(1)一致性规格和性能规格的区别;(2)一致性规格不普遍的原因;(3)特别适合使用性能规格的情况。
(三)一致性规格
1、识记:(1)技术规格或设计规格的定义;(2)样品规格的优点。
2、领会:(1)技术规格包含的内容;(2)技术规格的优点。
3、简单应用:品牌规格的优缺点。
(四)性能规格
1、识记:性能规格的定义。
2、领会:性能规格的内容。
(五)服务的规格
1、识记:服务的定义。
2、领会:服务区别于有形商品的特征。
(六)可持续的规格
1、识记:三重底线的定义和内容。
2、领会:制定可持续规格的关键目标。
第五章 制定有效的规格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规格制定的过程及决策,了解制定规格的各种不同程序,制定规格过程中各方介入的作用,对规格制定及决策产生影响的一系列因素。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起草规格
(一)什么情况下采购部门会在规格准备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采购人员在规格制定中过程中的特别作用。
(二)制定规格的途径。
第二节 进行市场对话
(一)供应商主导制定规格的风险。
(二)采购人员在规格制定中的作用;采购人员早期参与(EBI)规格制定能做出的贡献。
(三)供应商早期参与(ESI)规格制定的目的。
第三节 制定规格所需的信息
(一)和规格的技术要求相关的信息的主要来源。
(二)规格起草者需要收集的信息。  
(三)规格起草者需要考虑的公司内部政策。
(四)制定规格时需要考虑的法律法规要求;采购人员应对法律法规要求的主动步骤。
第四节 标准化
(一)标准的定义。
(二)外部质量标准对规格的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国际标准。
(三)库存增生的定义;库存增生的不利后果;库存增生的原因;库存增生最小化的途径。   
(四)实现标准化及品种减少的好处。
第五节 社会和环境标准
(一)在规格中包含的环境标准的内容;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主要要求。
(二)英国废品处理的“4R”方针的具体内容。
第六节 信息保障
(一)信息保障的定义;信息保障更为宽泛的内容;典型的信息保障项目的步骤。
(二)通过信息保障识别与规格相关的信息风险的内容;信息保障计划可以采取的措施。  
 
三、考核知识点
(一)制定规格
(二)各方主导规格制定的利弊
(三)制定规格时所需的信息
(四)标准化
(五)社会和环境标准
(六)信息保障
 
四、考核要求
(一)起草规格
1、识记:制定规格的途径。
2、领会:采购人员在规格制定中过程中的特别作用。
3、简单应用:什么情况下采购部门会在规格准备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进行市场对话
1、识记:(1)采购人员在规格制定中的作用;(2)采购人员在规格制定中的作用。
2、领会:(1)供应商主导制定规格的风险;(2)采购人员早期参与(EBI)规格制定能做出的贡献;(3)供应商早期参与(ESI)规格制定的目的。
(三)制定规格所需的信息
1、识记:(1)规格起草者需要收集的信息;(2)采购人员应对法律法规要求的主动步骤。
2、领会:(1)和规格的技术要求相关的信息的主要来源;(2)规格起草者需要考虑的公司内部政策;(3)制定规格时需要考虑的法律法规要求。
(四)标准化
1、识记:(1)标准的定义;(2)质量管理体系的国际标准;(3)库存增生的定义。
2、领会:(1)外部质量标准对规格的影响;(2)库存增生的不利后果;(3)库存增生的原因;(4)库存增生最小化的途径;(5)实现标准化及品种减少的好处。
(五)社会和环境标准
1、识记: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主要要求。
2、领会:在规格中包含的环境标准的内容。
3、综合应用:英国废品处理的“4R”方针的具体内容。
(六)信息保障
1、识记:(1)信息保障的定义;(2)信息保障更为宽泛的内容。
2、领会:(1)典型的信息保障项目的步骤;(2)通过信息保障识别与规格相关的信息风险的内容;(3)信息保障计划可以采取的措施。
第六章 确定关键绩效指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制定合同的关键绩效指标,并用其来提高采购商业需求的可测量性,了解绩效测量,如何确定关键绩效指标以及构建指标的方法,在供应合同中典型的关键绩效指标,如何测量服务质量。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合同中的绩效测量指标
供应商绩效管理的目的。
第二节 设定关键绩效指标
(一)关键绩效指标的定义;关键绩效指标的要点;定性指标;定量及定性指标的特点。
(二)SMART绩效测量指标的内容。
(三)使用关键绩效指标的优点;关键绩效指标的缺点。
(四)制定关键绩效指标的程序;有效沟通是必需的。
(五)对标的定义和目的;对标的两个关键好处;对标的程序过程。
第三节 典型的关键绩效指标
(一)应用于不同层面的供应商绩效测量指标;采购方希望在供应商绩效中进行测量的关键成功要素;合同中的典型关键绩效指标。
(二)和质量相关的合同的绩效测量指标的八个维度。  
第四节 服务水平协议
(一)服务水平协议的定义。
(二)有效的服务水平协议的好处;服务水平协议的局限性。
(三)服务水平协议的基本组成要素。
(四)制定及执行服务水平协议的过程。
第五节 服务质量的测量指标
(一)一般采购服务中的关键绩效指标。
(二)服务质量差距的定义及其作用,服务质量差距的SERVQUAL模式。   
 
三、考核知识点
(一)绩效测量指标
(二)关键绩效指标及对标
(三)典型的关键绩效指标
(四)服务水平协议
(五)服务的测量指标
 
四、考核要求
(一)合同中的绩效测量指标
领会:供应商绩效管理的目的。
(二)设定关键绩效指标
1、识记:(1)关键绩效指标的定义;(2)关键绩效指标的要点;(3)定性指标;(4)有效沟通是必需的;(5)对标的两个关键好处。
2、领会:(1)定量及定性指标的特点;(2)SMART绩效测量指标的内容;(3)制定关键绩效指标的程序;(4)对标的定义和目的;(5)对标的程序过程。
3、简单应用:使用关键绩效指标的优点和缺点。
(三)典型的关键绩效指标
1、识记:合同中的典型关键绩效指标。
2、领会:(1)应用于不同层面的供应商绩效测量指标;(2)采购方希望在供应商绩效中进行测量的关键成功要素;(3)和质量相关的合同的绩效测量指标的八个维度。
(四)服务水平协议
1、识记:服务水平协议的定义。
2、领会:(1)服务水平协议的基本组成要素;(2)制定及执行服务水平协议的过程。
3、简单应用:有效的服务水平协议的好处和局限性。
(五)服务质量的测量指标
1、识记:服务质量差距的定义及其作用。
2、领会:(1)一般采购服务中的关键绩效指标;(2)服务质量差距的SERVQUAL模式。
第七章 理解合同条款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供应合同的标准条款和明示条款,了解供应合同中各类条款的来源,明示条款及默示条款的区别,常用的合同条款。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合同及合同条款
(一)合同的定义;合同的基本内容。
(二)条件条款的定义;保证条款的定义。
第二节 明示条款与默示条款
(一)明示条款的定义;明示条款的例子。
(二)默示条款的定义;形成合同默示条款的原因;一般情况下,明示条款与默示条款的地位。
(三)《英国货物销售法1979》所包含的默示条款。
第三节 标准商务条款
(一)包含标准条款的通用合同结构。
(二)有关冲突的条款;哪些文件可能会导致条款之战;采购人员克服条款之战的对策。
第四节 合同模板
(一)标准合同的定义。
(二)模板合同的定义;模板合同的例子。
(三)采购方和销售商会在很多标准上发生分歧的方面;使用模板合同的优缺点。
第五节 解读关键条款
(一)合同中“时间是极其重要的”的含义。
(二)所有权保留条款或Romalpa条款的含义;标准的所有权保留条款。
(三)合同被违约的一方可采取的法律补救办法;赔偿金的定义;规定的违约赔偿金和未经算定损害赔偿的区别。
(四)免责条款的用处;有效的免责条款的两方面的检验。
(五)赔偿条款的定义;赔偿的内容。
第六节 道德供应源搜寻与供应的关键条款
与道德及劳动力标准相关的合同条款的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一)合同及合同条款
(二)明示条款与默示条款
(三)标准商务条款
(四)合同模板
(五)关键条款的解读
(六)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条款
 
四、考核要求
(一)合同及合同条款
1、识记:(1)合同的定义;(2)条件条款的定义;(3)保证条款的定义。
2、领会:合同的基本内容。
(二)明示条款与默示条款
1、识记:(1)明示条款的定义;(2)默示条款的定义;(3)一般情况下,明示条款与默示条款的地位。
2、领会:(1)明示条款的例子;(2)形成合同默示条款的原因。
3、简单应用:《英国货物销售法1979》所包含的默示条款。
(三)标准商务条款
1、识记:包含标准条款的通用合同结构。
2、领会:有关冲突的条款。
3、综合应用:哪些文件可能会导致条款之战;采购人员克服条款之战的对策。
(四)合同模板
1、识记:(1)标准合同的定义;(2)模板合同的定义。
2、领会:(1)模板合同的例子;(2)采购方和销售商会在很多标准上发生分歧的方面;(3)使用模板合同的优缺点。
(五)解读关键条款
1、识记:(1)标准的所有权保留条款;(2)赔偿金的定义;(3)免责条款的用处;(4)赔偿条款的定义;(5)赔偿的内容。
2、领会:(1)合同中“时间是极其重要的”的含义;(2)所有权保留条款或Romalpa条款的含义;(3)合同被违约的一方可采取的法律补救办法;(4)规定的违约赔偿金和未经算定损害赔偿的区别;(5)有效的免责条款的两方面的检验。
第八章 评估定价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与价格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形成和确定价格机制的各类合同协议,了解与价格有关的合同条款,价格表,各种定价方法,基于成本的定价安排,支付条款。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合适的价格”
(一)合适的价格的定义;合适的价格的含义。
(二)关于价格的合同条款。
(三)各种不同定价协议,对采购方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和履约风险。
第二节 价格表
适用固定价格机制的采购类型;固定价格机制对采购者的好处。
第三节 固定定价法
(一)导致供应商成本与合同中设定的水平有出入的原因。
(二)固定价格协议的定义。  
(三)合同价格调整(CPA)条款的运用。
(四)各种不同类型的激励或激励性合同方案。
第四节 基于成本的定价安排
(一)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定义;成本加成定价方法的各种变化形式;成本加成定价法对采购方的优缺点。
(二)目标成本定价法和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区别。  
(三)有最高价格的目标成本的含义。
(四)没有最高价格的目标成本的含义。
第五节 支付条款
(一)提前付款的定义;货到付款的定义;记账交易或赊购的定义。
(二)阶段性支付模式的定义;阶段性支付模式的适用情况。  
(三)采购方延迟付款或没能付款,供应商可以采取的法律补救措施。
 
三、考核知识点
(一)关于价格的合同条款
(二)定价机制
(三)固定定价法
(四)基于成本的定价法
(五)支付条款
 
四、考核要求
(一)什么是“合适的价格”
1、识记:合适的价格的定义。
2、领会:(1)合适的价格的含义;(2)关于价格的合同条款;(3)各种不同定价协议,对采购方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和履约风险。
(二)价格表
1、识记:适用固定价格机制的采购类型。
2、领会:固定价格机制对采购者的好处。
(三)固定定价法
1、识记:固定价格协议的定义。
2、领会:(1)导致供应商成本与合同中设定的水平有出入的原因;(2)合同价格调整(CPA)条款的运用。
3、简单应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激励或激励性合同方案。
(四)基于成本的定价安排
1、识记:(1)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定义;(2)有最高价格的目标成本的含义;(3)没有最高价格的目标成本的含义。
2、领会:(1)成本加成定价方法的各种变化形式;(2)目标成本定价法和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区别。
3、简单应用:成本加成定价法对采购方的优缺点。
(五)支付条款
1、识记:(1)提前付款的定义;(2)货到付款的定义;(3)记账交易或赊购的定义;(4)阶段性支付模式的定义。
2、领会:(1)阶段性支付模式的适用情况;(2)采购方延迟付款或没能付款,供应商可以采取的法律补救措施。
第九章 外包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自制还是购买”的重要决策,了解外包与其他采购形式的区别,评价外包对采购的影响,外包的风险、成本及收益,适合采购外包的情况。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自制还是购买”的决策
(一)自制还是购买决策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二)采购职能部门能为自制还是购买决策作出的贡献;供应链管理同样关系到自制还是购买决策的原因。
第二节 什么是外包
(一)外包的定义和方式。
(二)服务合同的定义;分包的定义;外包的定义。
(三)外包与分包的区别。
(四)“管理下的服务”的定义。
第三节 外包的发展
(一)外包是对过度多元化的应对。
(二)全球化促使外包发展的原因。
(三)促进外包发展的其他驱动因素。   
第四节 外包的风险、成本及收益
(一)外包对组织的好处和风险。
(二)战略外包的优点和缺点。
(三)外包的相关成本。    
(四)外包不能带来期望中的收益的原因;确保外包成功的基本条件。
(五)在外包及分包中,要特别注意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六)离岸外包的定义;离岸外包的好处和缺点。
第五节 哪些应当外包
(一)基于定位的战略方法的含义;基于资源的战略方法的含义;基于定位的竞争优势不具备长期可持续性的原因;组织的资源产生竞争优势的条件。
(二)能力的定义;临界能力的定义;核心能力的定义。
(三)战略性外包适合的活动。    
(四)适合将采购职能外包出去的情况;采购职能外包的风险和成本。
 
三、考核知识点
(一)“自制还是购买”决策的因素
(二)外包及相关定义
(三)外包发展的原因
(四)外包的风险、成本及收益
(五)适合外包的活动
 
四、考核要求
(一)“自制还是购买”的决策
1、识记:供应链管理同样关系到自制还是购买决策的原因。
2、领会:采购职能部门能为自制还是购买决策作出的贡献。
3、简单应用:自制还是购买决策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二)什么是外包
1、识记:(1)外包的定义和方式;(2)服务合同的定义;(3)分包的定义:(4)外包的定义;(5)“管理下的服务”的定义。
2、领会:外包与分包的区别。
(三)外包的发展
1、识记:外包是对过度多元化的应对。
2、领会:(1)全球化促使外包发展的原因;(2)促进外包发展的其他驱动因素。
(四)外包的风险、成本及收益
1、识记:(1)外包对组织的好处和风险;(2)确保外包成功的基本条件;(3)离岸外包的定义。
2、领会:(1)战略外包的优点和缺点;(2)外包的相关成本;(3)外包不能带来期望中的收益的原因;(4)在外包及分包中,要特别注意的一些关键性问题;(5)离岸外包的好处和缺点。
(五)哪些应当外包
1、识记:(1)基于定位的竞争优势不具备长期可持续性的原因;(2)组织的资源产生竞争优势的条件;(3)能力的定义;(4)临界能力的定义;(5)核心能力的定义。
2、领会:(1)基于定位的战略方法的含义;(2)基于资源的战略方法的含义;(3)战略性外包适合的活动;(4)适合将采购职能外包出去的情况;(5)采购职能外包的风险和成本。
第十章 规划外包采购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外包采购实际操作的基本框架,了解外包合同的商业论证,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的外包采购流程,外包合同条款,影响雇佣条款的法规,安排外包合同的终止或转换。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外包的商业论证
(一)在自制还是采购决策中,和外部供应商提供的价格进行比较的方面;考虑外包合同的时候,内部提供的边际成本的重要性;外部服务商可能受益的方面。
(二)除成本之外,人们采取外包的其他原因。
(三)进行外包决策时,需要考虑的备选方案。
第二节 外包的流程
(一)外包采购过程的各个阶段。
(二)普通的采购要求说明包括的内容。
(三)外包决策和外部供应商筛选的关键决定要素;卡特的供应商资格预审模型(10C)。
(四)实际外包合同包括的内容。
(五)合同后管理的处理事项;合同后管理所涉及的关键要素及流程。
(六)外包对供应商关系产生的影响。
第三节 外包合同条款
(一)保密性条款示例。
(二)赔偿金条款示例。
第四节 影响雇佣条款的法规
事业转让(就业保护)法规2006适用情况;事业转让(就业保护)法规2006不适用情况。
第五节 建立外包的撤出计划
(一)如果外包合同失败,采购方可以采取的措施;撤出计划的定义。
(二)介入条款的定义。
(三)交接条款的定义。
 
三、考核知识点
(一)外包的商业论证
(二)外包流程
(三)外包合同条款
(四)影响雇佣条款的法规
(五)外包撤出计划
 
四、考核要求
(一)外包的商业论证
1、识记:(1)在自制还是采购决策中,和外部供应商提供的价格进行比较的方面;(2)外部服务商可能受益的方面。
2、领会:(1)考虑外包合同的时候,内部提供的边际成本的重要性;(2)除成本之外,人们采取外包的其他原因;(3)进行外包决策时,需要考虑的备选方案。
(二)外包的流程
1、识记:(1)外包决策和外部供应商筛选的关键决定要素;(2)外部服务商可能受益的方面;(3)实际外包合同包括的内容。
2、领会:(1)普通的采购要求说明包括的内容;(2)除成本之外,人们采取外包的其他原因;(3)进行外包决策时,需要考虑的备选方案;(4)合同后管理的处理事项;(5)合同后管理所涉及的关键要素及流程;(6)外包对供应商关系产生的影响。
3、简单应用:(1)外包采购过程的各个阶段;(2)卡特的供应商资格预审模型(10C)。
(三)外包合同条款
领会:(1)保密性条款示例;(2)赔偿金条款示例。
(四)影响雇佣条款的法规
领会:(1)事业转让(就业保护)法规2006适用情况;(2)事业转让(就业保护)法规2006不适用情况。
(五)建立外包的撤出计划
1、识记:(1)撤出计划的定义;(2)介入条款的定义;(3)交接条款的定义。
2、领会:如果外包合同失败,采购方可以采取的措施。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1.关于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考试大纲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采购绩效管理课程的基本内容,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考试大纲所规定课程内容的具体化和系统论述,便于自学应考者自学、理解和掌握。考试大纲和教材在内容上基本一致。
2.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1)本课程要求应考者掌握的知识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
(2)关于考试大纲中四个能力层次的说明:
识记:要求应考者能知道本课程中有关的名词、概念、原理和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领会: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简单应用:要求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中的少量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关于自学教材的说明
根据《关于调整物流管理专业、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中非学历证书课程设置的通知》(考委[2015]7号)和《关于“采购与供应管理”、“物流管理”两个双证书自考专业因调整产生的风险预警及工作请示》(沪教考院自考[2016]18号)中课程的相应关系,本课程沿用教材《采购与供应策略》: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学会(CIPS)著,北京中交协物流人力资源培训中心组织翻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11月第1版。
 
三、关于自学方法的指导
1、认真阅读与钻研大纲与教材。本大纲概括了《采购与供应策略》教材的所有内容,考虑到合理的学习顺序。教材的每章开头都列出了该章参考的考试大纲内容和评估标准。每章分为数节,每节的标题一般都与考试大纲的内容一致。这些都便于对照大纲把握自己的学习进度,并确保自己学习了考试大纲要求的所有内容。
2、系统学习与重点深入相结合。开始学习教材每一章节时,应先看看该章及各节的题目,然后快速阅读完课文,掌握该章节要点。教材内容编排都是有目的的,请不要越过,除非已经非常熟悉其内容。当再次从头仔细阅读该章时,可以做一些简要的笔记。最后该做每章后面的自测题,测试自己的记忆和理解。每章自测题后面的括号内都标出了参考答案所在段落号,可以检查一下答案,以加深印象。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教材主要内容和考试大纲要求时,请尽可能广泛阅读其它相关书籍以加深和强化理解。并联系实际思考与运用相关知识,结合组织采购与供应日常运行,或具体实例分析学习运用采购与供应运作知识和技能。
4、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为更好学习和掌握本课程指定教材和考试大纲要求的全部内容,需要保证至少58小时的专注学习时间,例如可以安排每周自学一个章节内容,并做好学习阅读后的自测题练习和联系实际的分析思考练习等。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要求,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把握指定教材的基本内容,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体现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本课程的理论性较强,方法和技能性明显,内容广泛;自学考试命题的题型多样、覆盖面广。社会助学者应根据这门课程和考试命题的类型和特点,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章节和重点问题,把重点辅导和兼顾一般有机地结合起来。
4、社会助学者既要注重客观知识的教学辅导工作,又要强调主观认识和能力提高的指导工作;既要加强定性理论知识讲解,又要把握定量分析内容的学习辅导;既要做好基础理论知识的强化学习,又要强化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训练。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是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来确认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或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考核要求中各知识点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能力层次的要求应结构合理。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占30%,领会占35%,简单应用占35%。
3、本课程试题的难易程度应适中。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为:容易占20%,较容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应当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不是同一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的试题中都存在着不同的难度,切勿将二者混淆。
4、本课程考试的题型有:名词解释题、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定量计算题等。
原则上试题的题型保持不变,试题题量一般要求为40小题左右。
5、考试方式为笔试、闭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60分为及格线。
6、特殊要求:考试时只允许带钢笔或圆珠笔、直尺、2B铅笔和橡皮。
 
 
 
 
 
 
 
 
 
附录:题型举例
一、     名词解释题
1、         竞争优势
 
二、     填空题
1、供应商可能会提供标准价格清单或者(     ),不管是打印的的表格、印刷的小册子还是挂在网站上的信息,通常适用于标准件和工业零部件。
 
三、     单项选择题
    1、供应商计算出产品的直接成本,再在上面加上一部分收费,这部分收费包括间接成本和利润的定价方法是:
A、边际定价法
B、差益定价法
C、成本加成定价法
B、全成本定价法
 
四、     多项选择题
    1、适合采用固定价格机制的采购类型有:
A、有合理的、综合的及准确的规格
B、可以预估并确定出公平的价格
C、成本变化的风险相对很小
D、成本变化的风险相对较大
E、应用了电子采购及支付系统
 
五、     简答题
1、         使用关键绩效指标的好处有哪些?
 
六、     论述题
    1、论述使用规格的优点和缺点。
 
七、  案例分析题    
GTMC公司在市场经济发展中遵循以汽车创造美好生活,全面为社会服务的核心发展理念,为客户提供优质化的汽车产品服务,促使我国早日在时代发展中创建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世界级汽车产业。
GTMC公司发展至今,从原来整车配件进口到现在90%零部件国产化,10多年时间供应商的选择也发生了质的转变。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有效的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选择与国内供应商之间创建战略合作关系。随着企业经营能力的加强,供应商的数量也在增加,随之而来的问题就越来越突出,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GTMC公司面对较大规模的供应商群体,通过单一化的管理方式进行供应商评价。
根据供应商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理念将其划分为:主要的供应商和普通供应商,对重要的供应商依据专业性的标准进行细致化的划分。当前供应商分类方式主要是以定性和定量方式为主。其中,定性法在进行供应商类别划分的过程中,分类的界限设置的较为模糊,这种操作方式的实用性较差。定量方法是依据具体的指标进行供应商的分类。但是,作为唯一的定量分类方式,ABC分类在具体实践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由于此方式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通常是以产品价值的展现为核心对供应商进行分类,未能够直观的体现出供应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也无法合理有效的展现出采购方对于供应商供货需求的迫切要求,这一系列的问题对于采购方进行供应商的管理策略制定与实施具有直接性的负面影响。
GTMC公司意识到供应商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采购的目标不能够单一的放置于产品本身,需要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大规模企业,要综合性的思考整条供应链在实践应用过程中的具体标准。与企业有合作关系的供应商会在产品质量、成本、交货期、库存水平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GTMC公司想在竞争中获胜,不仅要致力于提高企业在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还需要全面加强合作伙伴之间的竞争力。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合理有效的进行战略合作伙伴的分析与选取,能够促使企业在发展中花费较低的资金成本,对于企业长远健康的发展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问题:
1、GTMC公司在供应商评价和选取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2、GTMC公司在供应商评价和选取方面的优化策略有哪些?
 
上一篇:上海市自考《采购绩效管理》自学考试大纲:题型举例

下一篇:上海市自考《采购原理与战略》自学考试大纲:第一章采购与其它职能